7 Year-Old Son’s Life List

February 7, 2007

7 year old's life listAbout two months ago, on a rainy Saturday, my seven year-old son (who is enjoying his budding ability to write) came to me with a small, yellow pad of paper and said, “Daddy, I want to write a list. What should I make a list of?” Suddenly, I recalled reading about John Goddard and the life list he wrote at age 15. His list consisted of 127 things he would like to do or see during his lifetime (for example: Climb Mt. Everest, run a mile in under five minutes, land on and take off from an aircraft carrier, and circumnavigate the globe). Goddard is now 75 years old and, at last count, has accomplished 109 of the goals he wrote as a teenager.

“Why don’t you write a life list?” I suggested to my son. “OK,” he said. “What’s a life list, Daddy?”

A week ago, while I was tidying up my son’s room, I came across that yellow pad of paper. Since showing him John Goddard’s life list two months earlier, I hadn’t seen or thought about the pad. On the cardboard cover he had scrawled, “Do not tuoch.” Behind the cover were nine pages of goals (55 total) he had written over the course of the last sixty days. Some were written in pencil, some in black ink, some in green ink – and all in the painstakingly careful handwriting of a second grader. As I read his life list, I could see his life unfolding before my eyes (not a life of achieving all of the goals on his life list, but certainly a life of adventurous striving).

Before I share highlights of my son’s life list with you, consider:

1. To what degree do you think a young person increases his chances of a fulfilling life by seizing the freedom to dream big, imagining what he wants to achieve, and writing it down?

2. Which habit would you wish for your child more than that of creating exciting mental pictures of the future with a spirit of expectancy?

Check out some of the excerpts of his list (I have corrected his spelling):

#2: Run a marathon. #3 Visit the castles in Scotland. #7: Climb Mt. Washington (in New Hampshire). #9: Read a 200+ page book. #10: Live to be 105+ years old. #14: Set a record. #15: Be a dad. #17: Go water skiing. #19: Make something that goes in public. #21: Be able to speak more than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23: Invent something. #24: Never get an ear infection until I’m ten. #27: Visit the pyramids in Egypt. #30: Go to another continent. #35: Be in 125-degree weather. #36: Play 18 holes of golf in par or under par. #39: Be in the newspaper twice. #40: Never wear long sleeves to school on the first day. #43: Eat a wild food. #47: Visit a place on the equator. #48: Be in the hall of fame for any sport. #50: Rescue somebody on a real mission. #51: Win a championship game. #55: Visit any hall of fame for any sport.

Someday, my son will look back on this first life list he ever composed and laugh at some of the things he wrote – just as you laugh at some of them now. But he’ll also laugh at the many things he achieved, and realize that it was that rainy day back in late 2006 when these accomplishments and experiences started hurtling towards him – and when his habit of shooting for the moon was born.

Have you written your life list yet?

Rob Crawford, a school administrator who loves baseball and acoustic guitars, writes on self-management, productivity, and impact at Crawdaddy Cove.

source [lifehack.org]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

November 10, 2006

您有沒有說過謊呢?您知道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會說謊的呢?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圖蘭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教授李查道爾頓指出,小朋友在2-4歲時的「謊言」,只是一種伴隨語言而出現的一種「遊戲」罷了。學齡前的兒童則學會了在與人溝通時被預期要誠實以對,而說謊在這個時期常常也僅是小朋友的幻想而已。

一旦到了學齡兒童,說謊就成為一種掩飾不被接受行為的手段了,以及為了達到維持自尊與得到一種暫時好處的方式。

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聖地牙哥分校發展與行為兒科學教授馬丁史坦就下了一個很精簡的註解,「對於謊言,在學齡前小孩僅是印象與象徵性的思考而已。而在8-9歲左右學齡兒童卻已形成自身對善惡道德觀念的判斷和自省,所以每個小孩或多或少都曾在青春期前撒謊,那是不足為奇的」。而且,一般男孩撒謊的比率是女孩的3-4倍之多。

雖然小孩子說謊是極為常見,但習慣性說謊就跟小朋友缺乏自信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道爾頓教授表示,在很多案例裡不良的雙親相處模式,也會導致小朋友習慣性說謊,例如小孩聽到父母吵架時常指責對方說謊時,在潛移默化裡也會形成孩子傾向於時常出現防衛性說謊。

2006年,英國愛丁堡大學發表在《行為科學與法律》期刊第24期一篇文章指出,兒童因為雙親的影響而快速社會化,導致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說謊,所以現在兒童說謊的「道行」已經遠高過大人「偵測」小朋友說謊的能力。結論還說要把「偵測」小孩說謊這件事跟「偵測」大人說謊看成一樣重要,不能等閒視之。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兼任世界衛生組織新生兒保健合作中心主任沈曉明教授指出,說謊屬於品行障礙的一種,在生物學方面,母親懷孕期間情緒問題以及患軀體疾病,早產、異常分娩,與孩子將來出生後品行障礙的發生有著顯著相關。

此外,史坦教授指出,有些因素會讓小朋友想要說謊,如剛升上另一個年級之後、換個新學校、或在學校被欺負,甚至雙親失業、家境不佳、雙親生病,以及常從媒體接受到暴力訊息、自然災難皆是。

其實,對於兒童而言,一個獨立的說謊事件,如果沒有伴隨其他行為問題或發展遲滯,不妨將它視為一個正常行為發展的過程,真的不必要太大驚小怪,但家長的態度對兒童說謊卻有著舉足輕重的關鍵。

至於說謊到什麼程度才要考慮求診精神科醫師或相關心理諮詢專業人員呢?史坦教授提出以下四點:

1.當小朋友一再地說謊,且對大人給予的教育與行為導正,絲毫沒有半點反應。

2.持續性的親子衝突造成明顯失序。

3.牽涉到社會議題,例如父母失業、孩子缺乏適當管教等。

4.出現家庭暴力或兒童虐待。

道爾頓教授則明白指出,「不管在發展當中的任何年齡,當說謊變成是小朋友處理衝突和焦慮的常規手段」,那就是要馬上尋求心理諮商了。

所以,小朋友說謊在某些時間甚或某些情況之下是情有可原的,適度的教育絕對需要,而且要用廣闊的襟懷和孩子細細討論,並再三保證不論如何,您還是會一直當孩子是最親愛的寶貝,永遠疼愛著他。這樣的保證會消除孩子說謊的焦慮,並且讓孩子用正面的態度來面對今後人生的挑戰。

作者:陳鉉煒/台中市陳鉉煒小兒科院長
source [聯合報] 2006.11.10


老公在大陸,不想當怨婦

November 9, 2006

我先生已經到大陸工作十幾年,每個月回來8天,扣掉坐飛機2天,和家族朋友碰面後,能夠和我們吃飯的時間只有2天,連小孩都會抱怨,和爸爸在一起的時間太少,還好先生和三個小孩關係還不錯。

我們曾討論過,是否要全家搬遷到大陸,但因為孩子教育及適應問題而作罷。我跟先生的互動還算滿密切,我都告訴他:「在大陸,凡事安全第一。」他也說:「放心,相信我。」我們就是這樣,以互信為基礎維持婚姻生活。

我是全職的家庭主婦,閒暇時間很多,早上打理完孩子,忙完家事,就是我自己的時間,所以我儘量參加活動,不讓自己太封閉憂鬱,甚至胡思亂想,但情緒難免有失調的時候,失控時很痛苦,我儘可能控制。

女人總希望先生多關心、多注意她,當然這是互相的。我常覺得先生不是很用心聽我說話,如果隔壁朋友說了什麼,他會立刻有回應,但對我就沒有,這讓我心裏很不平衡。

不曉得是不是我拙於言辭,我覺得我在家很沒有份量。我希望我先生多重視我一點,我是不是不該先看扁自己?我拒絕當怨婦,這是不是應該用智慧去克服?如果再來一次,我一定不要過這樣的生活。

………………………………………………………………………
〈專家解答〉趙慈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心理師
………………………………………………………………………

婚姻中有三個很重要的元素,一是激情,包括性的吸引力,渴望跟對方在一起。二是親密感,兩個人會像朋友一樣,分享內心的感受想法,互有共鳴。三是承諾,通常都是透過結婚證書,給對方足夠的保障和承諾。

從你的描述,我覺得你們的婚姻關係好像只剩下承諾,先生會拿錢回家,每個月回來一趟,看家族和小孩,維持對一個家的承諾,但你們似乎沒有任何激情和情意。 因為你說先生對隔壁朋友說話還比較有反應,不是用心聽你說話,你也希望他多重視你一點。之前你提到的,兩個人互動還算密切,但應該還是談小孩的事吧。

我想提醒你的是,你們的婚姻是不是潛藏一些問題和危機,但這麼多年下來,你們都不想面對,寧可選擇迴避,我想你心裏應該很清楚,可能有哪些問題。

比如說,你提到你們以互信為基礎,維持這段婚姻,實際上你有些部份是不是不太相信先生,心中有疑惑,但你選擇不去揭破它。再如,十幾年來小孩應該都很大了,為什麼你沒搬去大陸和先生在一起,是不是有什麼原因?

我建議你先去看清楚,婚姻中可能出現了什麼問題?你們的問題是經過溝通就可以解決,還是有本質上的問題沒辦法解決?

從你的描述中,我覺得你好像比較會用討好、委曲的方式和先生溝通,以符合先生對妻子的期待與角色扮演,很多事你都不敢說出口。我從許多女性身上也看到這樣的狀況,在婚姻中不對等的互動,有上下階層的關係,久了先生會覺得太太就是該配合他,完全不顧慮太太的感受與需要。

其實太太愈這樣愈得不到另一半的尊重,如果你是處於這樣的狀況,我建議你要把心中真正的感受和需要講出來,而不是只想當好太太、好媽媽和好媳婦,想以此來維持一個看起來美滿的婚姻。

不過要和先生溝通,說出自己的感受需要,的確需要一些準備。比如說,要先跟先生有話聊,而不是突然就蹦出你的需求,保證他會逃之夭夭,閃回大陸。建議你先看看鄰居朋友都和先生聊什麼,讓先生有興趣和反應,可從這方面下手。

再來,恢復兩個人的親密感也很重要,我建議可以在結婚紀念日去當年認識的地方,把過去美好的感覺找回來,

為自己打一口井

除了要勇於面對婚姻中的問題,嘗試和先生溝通,說出自己的需求感受外,我建議你,更重要的是要找回自己的生活重心。

首先是經濟獨立,你當全職家庭主婦的時間可能很久,都沒有出去工作,你現在已經很習慣依賴先生,經濟無後顧之憂,所以從來沒想過「自我獨 立」這件事。不過當你有機會出去工作時,你看事情的角度就會不一樣,比如說,你不會只從滿足別人期待的角色出發,像從前的好太太和好媽媽,你會從工作中獲 得成就感,自我肯定,有自己的朋友社交圈,而不像參加活動只是為了打發時間,等先生下個月從大陸回來,那生活重心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想當怨婦,情感上也要獨立。

從你的敘述看起來,你現在唯一的情感支助好像只有先生,沒有提到娘家和其他朋友,參加活動也只是為了填滿空閒的時間,別讓自己太封閉憂鬱, 別胡思亂想,以等待先生下次從大陸回來,其實你的生活重心還是在先生身上,你拚命想在先生這口井打出水來,但現在打不出來,他可能是一口枯井,現在給不出 來或沒辦法給,難道你就要在井邊渴死嗎?

我建議你,何不給自己打一口井,可能是一口信仰的井,也可能是自己從小到大未完成的夢想,是跟你的生命有直接關係的,去做這些事會讓你有重新活過來的感覺,讓自己感覺很有價值,而不只是參加活動,為了填滿時間。當你去實現夢想,有自己的生活重心時,臉上發光發亮,有不同的活力時,你先生也許還會好奇的回過頭問:「你怎麼都不一樣了,好像我年輕時認識的你又回來了。」讓他對你刮目相看。

其實不只是談戀愛時會你追我跑,在婚姻中更明顯,一個拚命追,另一個拚命跑。著名的思想家和作家紀伯倫曾說:「在婚姻關係中,男女都應該像兩棵獨立的大樹,而不是活在對方的陰影之下。」否則被依賴的一方,即使再強壯也有疲倦的時候,沒有樂趣,想要逃跑。

別當一個坐在那兒等人來愛的女人,先問:「我怎麼樣先來愛我自己?」當先生沒辦法滋潤這段婚姻和感情時,一定要先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讓自己快樂起來,也許還能回過頭去幫助他。

source [康健雜誌96期]


趁年輕失敗 更能蓄積成功能量

November 2, 2006

每一個人背後都有好幾根繩索,主宰成功,也主宰失敗。但是大多數的人都只投資成功線,很少人願意花力氣找失敗的線索。但是只有成功經驗的人,會越來越害怕成功,因為他完全不熟悉失敗這回事。

五十七歲的杜台興,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射擊選手,拿下無數獎牌,但他屢次挑戰國際金牌總鎩羽而歸。百思不得其解,他轉向研究心理學後頓悟:「原來我害怕成功,總在成功那一線間,被我自己砸掉了!」

因為在射擊場上,你必須心無旁騖,才能瞄準靶心。只要害怕成敗的念頭一浮上心頭,即便是短暫的一秒,都可能功敗垂成。

彼得潘症候群:年輕人怕失敗,常怪罪他人、推諉塞責

近來,台灣興起一股「彼得潘症候群」(編按:指即使年紀不小,但行為與個性都還表現得像孩子一樣)。教育心理學專家鄭石岩觀察,台灣年輕人不但越來越害怕失敗,更盡量避免失敗,甚至延後畢業以延緩面對社會。他說,這是「迷(Me)世代」的特徵。

長期觀察台灣社會變遷的台大心理系教授楊國樞也憂心,目前台灣社會有「幼稚化」的傾向,在面對失敗時,常會怪罪他人,或自我逃避或自我苛責,拒絕成長。而中國人的「面子」問題,也讓台灣人在養成教育中,有低自尊傾向,不能容忍失敗,不敢勇於任事,或推諉塞責。

然而,哈佛管理學院教授Stefan H. Thomke說,失敗其實不是壞事,「雖然這麼說的時候,總是有許多人瞪著我心想這人是不是瘋了,但失敗真的是個很重要的歷練過程。」

在鴻海集團富士康昆山科技工業園內,就掛著郭台銘自己寫下的對聯:「失敗常含經驗智慧,堪稱難得諍友;成功只有無知膽怯,實乃差勁導師。」

微軟執行副總裁邁克爾也說,「我們尋找那些能夠從錯誤中學會某些東西、主動適應的人才。」在錄用過程當中,「我們總會問應聘者:你遇到的最大失敗是什麼?你從中學到什麼?」

不只要正面看待失敗,失敗,也要趁年輕。「因為早發生、成本不會太高且有正面貢獻的失敗,應該不只是被容忍,甚至應該被鼓勵,」Stefan H. Thomke說,「如何熟練失敗的快、失敗的便宜、並且朝成功再邁進,十分重要。」

為什麼要越年輕失敗越好?

越早受挫越好:成本低、復原力高,具改變的迫切性

因為失敗是一種很好的抽繩索練習,啟動人們對自我人格形成及思考模式的探索,發掘盲點及罩門;且越年輕失敗,復原力(resilience)越高,越能儲 存能量,尤其是二十歲以前。美國心理學家卡提爾(R.B.Cattell)就提出「流質智力」(fluid intelligences)和「晶質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s)的理論。

根據該理論,人的智力分成「流質智力」與「晶質智力」。流質智力,隨神經系統的成熟而提高,如分類、邏輯、推理、記憶等,但二十歲該智力便開始衰減。

而「晶質智力」,則是經由社會文化經驗所獲得,如詞彙、語言等,隨年紀增長而增加。

換言之,人若能越早失敗、受挫,可充分利用高峰時的「流質智力」,更快適應環境、重新爬起來。郭泓志的球涯,就是最好的說明,即使面臨七年的接連挫敗,但年輕,是最大的本錢,讓他更有機會全面改造自己。

有趣的是,在遺傳學上也有相關立論,英國數學家費雪(Ronald Fisher)及美國生物學家萊特(Sewall Wright)就提出論述:所有生物的進化,如果敢先向下降到谷底,就有可能再創另一個高峰。

「這就是中國人講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但生物多不願向下增加適應性,就像很多人不願意嘗試失敗一樣,因為他必須面臨生存絕境的考驗,」研究族群遺傳學的台大病理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弘毅說。

為什麼一定要降到谷底?因為要到生死關頭,才有改變的迫切性,很多生物的進化,都是從浩劫後而來。

聰明的年輕失敗學,是一種抽繩索練習。

source [商業周刊989期]


How to Spot an Unfaithful Spouse

October 5, 2006

Question

Let me begin with this disclaimer. These are generalizations. If your mate displays one or even two of these signs it may not yet be time to seek a litigator. However, if your mate displays all or most, you may wish to seek out a good counselor.
His Mannerism:

  1. You are suddenly receiving more attention than usual.
  2. You begin to get a lot of unexpected gifts.
  3. Your instincts are sending you messages.
  4. He becomes very non-communicative.
  5. He becomes critical of your once endearing qualities.
  6. He leaves the room to talk on the phone.
  7. He stops saying, “I love you.”
  8. He acts guilty when you do something nice for him.
  9. He becomes emotionally distant.
  10. He becomes jumpy and easily startled.

Her Mannerisms:

  1. She no longer seems to need your help.
  2. She doesn’t get angry if you don’t spend time with her.
  3. She stops telling you about her day.
  4. She focuses all the attention on what YOU are doing.
  5. Over compensating suspicious behavior.
  6. A man’s voice on the phone.
  7. She seems to cry a lot.
  8. Other people ask you what’s bothering her.
  9. She’s frequently not at home when you call.
  10. She suddenly starts working late.

If you notice these signs, the first thing you have to decide is do you really want to know. If you decide you do want to know, you must decide what you want to do about it.

Do you want to try and work things out?

Do you want to seek counseling?

Do you want to know why it happened?

Can you deal with the knowledge that those who cheat once are more often to cheat again?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to consider, but the best course of action is probably keep your finger on the pulse of your relationship from the beginning to make sure it doesn’t happen in the first place.

Reg Adkins writes on behavior and the human experience at (elementaltruths.blogspot.com).

source [lifehack.org]


8招變成好命女

May 12, 2006

如果你現在就想要擁有「大小姐時間」,美國衛生福利部女性健康辦公室建議:

■從小處開始。妳很難在現在每天固定的生活中,突然找到大段時間。但是每隔一天給自己15分鐘,是建立好習慣的開始。

■找到簡單的心靈目標。每天花點時間做瑜伽、靜坐或禱告,讓它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不斷練習放鬆,才可能學會和緊張說拜拜。

■實際點,避免一天中有很多壓力、很大的計劃,盡可能重新安排你的行事曆,以便讓自己「行動中有休息」。

■給自己一點遊手好閒的時間。每個月至少有幾小時找人幫你帶小孩。找朋友、付錢給保姆,暫時離開小孩、家庭。

■如果你照顧家中的病人,每週至少一次找人和妳換班。

■讓小孩早點睡。小孩隔天會神清氣爽,妳也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做點自己想做的事。

■重新分配家事。和先生或其他家人商量,溝通家事分工;孩子稍大,讓他學習生活自理能力。如果只有你一人,可以考慮鐘點女傭。

■學會說No。如果下班後常有應酬,學著說「不」,留在家裡好好泡澡也好。

source post [康健雜誌90期]


是否一見鍾情? 三十秒見真章

April 15, 2006

一見鍾情需要多久時間?答案是三十秒。根據英國專家所進行的大規模快速約會實驗,女性在選擇未來的人生伴侶時,決定過程所花費的時間比男性來的短,如果在三十秒內無法讓異性印象深刻,那麼就註定成為「無緣的人」。

這項由赫特福德大學 (University ofHerfordshire) 教授魏斯曼主持,對一百名尋找終生伴侶的單身族所進行的實驗,要求每個人與十名異性快速約會,同時對約會的對象進行魅力評分,並決定是否再與對方約會。

結果發現,多數人在三十秒之內就決定是否喜歡約會的對象,及是否願意再與他(或她)見面,其中女性作決定的速度比男性快,百分之四十五的女性不到三十秒就決定,但男性只有百分之二十二。

魏斯曼表示,男性經常被批評膚淺,只根據女性的外表決定是否展開追求的行動,實驗證明,女性比男性更快在短暫交談時作決定。「換言之,男性如果想擄獲芳心,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因此開場白非常重要」。

魏斯曼說,長久以來,根據演化理論,女性較男性關注「長期的兩性關係」,但這個看法被推翻。實驗後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女性關注的不僅是兩人是否有火花,男性的外型是否出眾也是要項,「女人比男人加倍挑剔」。

那些受歡迎參與者的約會對象幾乎百分之一百希望再和他們見面,不過約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可能是眼光太高或是約會時言詞笨拙,連一個再約會的機會都沒有。魏斯曼和他的研究人員還將再繼續追蹤後續的約會情況,了解他們是否的確滋生愛苗。

source post [中國時報] 2006.04.15


研究顯示:朋友是青春永駐的祕方

January 24, 2006

別管什麼新發明的葯物或荷爾蒙替代治療法,香港城市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增進社交生活是保持青春最有效的方法。

這篇在二十三日發表的研究結果指出,一群好朋友和好鄰居、快樂的好心情和充足的銀行存款,是讓老年生活更健康、更有活力的重要因素。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授吳錫雄(譯音)指出,社交生活、生活型態、安全的財務、幽默感和積極的人生觀,都能幫助老年生活正向發展。

他強調,特別是良好的社交生活和積極的人生觀是最有力的因素。

報告中指出,一般老年人在五十五歲、六十五歲或七十五歲時,就會出現嚴重的退化,其中女性老得比男性快。

結論指出,許多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的老年人,實際上就是因為他們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比一般人得到更多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同時有較正面的生活型態所致。

這份調查研究是由香港政府委任,針對老年人口進行調查,以找出較好的應對政策。

source post [法新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