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恐怖聲音

January 25, 2007

嬰兒啼哭、吐痰、手指甲刮黑板,哪個聲音最恐怖?歷時一年,全球一百一十萬人上網票選最恐怖的聲音結果廿三日揭曉,冠軍是某人嘔吐的聲音。麥克風回授、群嬰齊哭的聲音緊追在後。

英國史福大學音響工程教授考克斯彙整三十四種聲音,在網站上徵求意見(網址:www.sound101.org)。網友可以試聽牙醫鑽牙、打鼾、咳嗽帶痰等令人不悅的聲音,然後評比出最恐怖的聲音。

用手指甲刮黑板的聲音名列第十六,還比不上貓的嗥叫和手機答鈴聲(並列第十二);許多人難以忍受的鼾聲,居然「只」列在第二十六名。

考克斯表示,人類對於某些聲音的厭惡反映出文化、年齡與性別的影響及差異。嘔吐排名第一,反映出石器時代老祖宗對生存遭到威脅的直覺反應。族裡有人嘔吐代表吃了不潔的食物,其他人也都有生病的危險。手指甲刮黑板的聲音有點像是猿猴尖叫示警,也是老祖宗很介意的聲音。

十歲以下、以及四十到五十歲的年齡層,將牙醫鑽牙列為最恐怖的聲音。

source [聯合報] 2007.01.25


The 101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Who Never Lived

November 2, 2006

是最有影響力的虛構角色?根據美國出版的新書《一 ○一位從未活過的最有影響力人物》(The 101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WhoNever Lived),排名第一的是紙菸廣告中那位在馬背上吞雲吐霧的「萬寶路牛仔男」(The Marlboro Man)。 本書作者係三位自稱「痞子哲學家」的美國人,分別是拉札爾、卡藍和梭特,他們說,「萬寶路牛仔男」之所以能在百位虛構角色中榮獲冠軍,是因為他導致數百萬人死於癌症,殺人不用刀,堪稱二百年來最出名的殺手。

書中排名第二的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筆下的「老大哥」,也就是《一九八四》一書中國家專制極權的象徵,「老大哥正在看著你」也成了名句。

第三名是被很多人誤以為真有其人的傳說英雄亞瑟王,作者認為,亞瑟王儼然成了一個象徵,代表了領袖或君王所應具備的諸多品德。

所有入選的角色都來自神話、傳說、卡通、電視或電影,且或多或少對形塑社會、改變人類行為及左右歷史走向有所貢獻。三位作者原本列出五百個角色,最後才從中挑出一○一個。拉札爾說,本書的目的在於娛人。

全世界都家喻戶曉的耶誕老人在書中排名第四。作者給他的評語是:「他使我們相信,就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富裕社會,我們就有資格享受好東西。在每年的最後一季,他主宰了我們整個的經濟。」

第六名至第十名分別是作家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作家瑪麗雪萊虛構的「科學怪人」(Dr. Frankenstein’s Monster ),作曲家華格納音樂劇《尼貝龍根指環》中的人物「齊格菲」,推理小說中最出名的神探「福爾摩斯」,最出名的虛構情侶「羅密歐與茱麗葉」,以及英國作家史 蒂文森筆下的「化身博士」(Dr. Jekell and Mr. Hyde)。

在銀幕上風靡無數女子的風流情報員「○○七龐德」則排名五十一,陪伴無數小女生度過童年的「芭比娃娃」排名第四十三,但三位作者對芭比的評語不佳,指她「在美與時尚風格方面設下無法企及的標準」。

1. The Marlboro Man
2. Big Brother
3. King Arthur
4. Santa Claus (St. Nick)
5. Hamlet
6. Dr. Frankenstein’s Monster
7. Siegfried
8. Sherlock Holmes
9. Romeo and Juliet
10. Dr. Jekyll and Mr. Hyde
11. Uncle Tom
12. Robin Hood
13. Jim Crow
14. Oedipus
15. Lady Chatterly
16. Ebenezer Scrooge
17. Don Quixote
18. Mickey Mouse
19. The American Cowboy
20. Prince Charming

source [中國時報 & 101influential.com]


何以古代中國科學不發達

August 8, 2006

1919年,中國發生了五四運動,從五四運動開始,中國便出現了兩個新名詞──「德先生」與「賽先生」,德先生就是英文的民主(democracy),賽 先生就是英文的科學(science)。賽先生逐漸在中國人的腦海裡廣泛傳開,從此以後,賽先生的名號非常響亮,中國人會認為科學至上,科學萬能,只要有 人敢懷疑科學,就會被指責為愚蠢無知,似乎科學成為可以解釋人類一切困難的萬能神物。科學這個口號自五四運動後便一直響亮下去,但卻也只是一個響亮的口 號,真正讓科學在中國發芽開花結果,實際上是在半個世紀後大約1960年以後的台灣地區,而中國大陸地區則要到1980年以後,科學才真正表現出其成就。 所以我們會覺得,似乎在1919年以前,中國是沒有科學的,然而中國在1919年之前真的沒有科學嗎?似乎又讓人覺得不然。本文要指出1919年以前中國 已經有科學,只是科學並不發達,至於本文以下所謂古代中國,就是1919年以前的中國。

早在殷商時期,中國人對天文的觀察已經很有成績,對日月星辰似乎都有紀錄,我們不能瞭解殷商時代的人在沒有望遠鏡的情形下是怎麼觀察天象,不過那時候的中 國人已經將天上的重要星辰給命名,所以早在殷商時代天文學已經很發達。此外在殷商時期的青銅器也很發達,我們看到故宮博物院還收藏許多殷商時期的青銅器, 青銅是一種合金,這表示在殷商時代已經不是只使用銅這一個單一金屬,而是懂得利用物理原理製造合金,這表示中國物理學上的一個重要進步。又殷商時代的農業 也有相當進步,他們不但懂得植物栽培,且知道什麼季節種植什麼植物,這些都表示商朝時在科學方面已有相當進步。

殷商時期的科學成績到了周朝以後似乎進步就很少,我們發現周以後到清代,中國的科學進步似乎是個半停滯的狀態,我們找不太出此時期中國科學出現大幅進步。 所以我們可說大約自三千多年前左右的殷商時期以降,中國的科學似乎沒有太多大幅度的進展,而是呈現略帶停滯或少量成長而已。雖然自西方漢學家李約瑟起至近 幾十年中西漢學研究,都發現宋代科學曾經有若干程度進展,當時中國這些科學技術也優於其他文明,但可惜嚴格來說,這些科學進展都未能成為中國文明發展的主 流。所以等到清朝末年西方勢力進到中國,他們的船堅砲利跟中國的一比較,顯然中國在科學發展方面就落伍一大截。所以我們可說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是有科學 的,只不過三千多年來中國科學沒有發展到進步快速,也就是不夠發達。何以中國在這麼長的時間科學都沒有長足進展而不夠發達呢?我們分析有下列幾點原因:

人本思想的濃厚

中國從周朝以後,儒家逐漸成為思想主流,也是思想的正統。中國的優秀分子幾乎沒有不受儒家思想影響,而且從漢至清朝,歷代政府都用儒家的經典作為選拔人才 的主要標準,所以中國優秀分子──士人的心目中,儒家思想是他們不可動搖的思想。儒家思想內容很龐雜,但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人本」,也就是說儒家認為一 切是以人為本,所以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人」而做的。

儒家這種人本思想無可厚非,因為儒家思想即是希望人能活的像一個人。但是由於儒家太過重視人本思想,就會造成忽略對「物」的研究。雖然儒家認為一個人的努 力應該是從格物致知開始,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是儒家認為一個人該努力的過程,他的起點是在格物致知。格物,似乎是指對物的研究,也就 是說儒家思想原則上並未反對研究「物」,但實際上儒家思想的重點卻是放在後面的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儒家思想的第一步──格物,很容易被忽 視,於是儒家的格物遂演變成最基本的打掃清潔之類,實際上這個格物格的是非常淺的。於是在這情形之下,儒家沒有鼓勵人去從事對物的研究。

其次,儒家也不贊成人們將自己的聰明才智放在對物的研究上,因為儒家認為人要過一個儉樸的生活,不能奢侈浪費,因為奢侈生活會讓人失去高尚品德,追求物慾 也是會讓人失去志向情操,所以儒家是主張安貧樂道。在孔子諸弟子中,孔子最喜歡也最稱讚顏回,但是顏回是個非常窮困的學生,所以導致日後的儒家也不以貧窮 為恥,同時儒家也常認為一個人若拚命研究「物」的話,會引誘人到物慾的方向,這稱為「玩物喪志」,故儒家是不鼓勵研究物,而研究物就是科學。所以在儒家人 本思想極濃厚情形下,並不鼓勵人們從事科學研究,因為他們認為那是物,而人才是本。在儒家主導了中國兩千年的思想型態下,整個社會與歷代政府都沒有重視科 學研究,遂讓科學研究遲緩下來成為非主流文化。

政府沒有提倡科學

政府沒有提倡科學,於是中國歷代科學家都沒有受到社會重視。中國從漢朝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後,歷代政府都沒有很重視科學研究,雖然歷代政府中都設有與科學相 關的官員,譬如說有觀察天文的,有從事醫學研究的官員,但這些官員都被稱為「伎術官」,伎術官的品級實際上是中下級的官員,品位不高,不受到人們重視。以 唐朝為例,唐朝政府裡面設有許多的天文、氣象,和醫學的官僚與官位,但這些官位多只是最高到五、六品官而已,絕大多數是七、八品以下小官,只有極少數主管 如司天臺監等才有到三品,但這些主管缺很少,且往往是正常行政官僚而非伎術官能擔任。最重要的是出身伎術官的人,也不能再繼續往正常行政官僚體系轉任升 官,在伎術官體系內,所能升的官最高大概也不超過五品官。所以一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若在政府機關做官的話,最多只能做到中級官便到頂了,不能再爬上去,這 種情形表示政府沒有重視科學研究。

此外在社會價值觀上也沒有很重視科學研究者,譬如說中國的醫學一直很發達,因為人都會生病,都需要找醫生看,所以中醫直至今日都相當盛行。但是中國古代的 醫生卻沒有今日醫生那樣的社會地位,中國古代醫生如要有社會地位,他一定要先做「儒生」,念孔孟之書,最好是能考取像秀才舉人之類的功名再來做醫生,便會 被稱為「儒醫」。儒醫比較受人尊敬,如果只是純粹的醫生,則不會受人很大尊敬,所以整個社會對科學家也不會太尊敬。我們知道許多科學家從事的是實驗,可是 中國的社會把人分成四類:士、農、工、商,這四類跟科學實驗最接近的應該是工,但工卻列為四民的第三等,可見中國人不是很重視科學。政府跟社會都沒有很重 視研究科學的人才,試問聰明才智之士怎會投入科學研究呢?

祖傳密笈的想法

中國人常不喜歡將自己獲得的思考結晶外傳,而希望傳給自己家內的子孫。如中國人講的武功、醫學,都是傾向傳給自己家裡的人而不願意外流,所以許多武功或醫 學好的人將畢生所學傳給自己兒子而不傳女兒,因為女兒會嫁給別人,則自己畢生所學精華或家中祖傳學問技術就會外流到別人家。所以中國人常有一種說法,就是 自己獨特的技術要「傳媳不傳女」,因為媳婦是自己家的人,媳婦可以傳給孫子,但若傳給女兒就會外傳出去,這種情形就是表示中國人傾向將自己研究心得留在自 己家的小圈子裡。

我們知道科學研究是要讓大家一起研究才會不斷進步,觀諸科學發展史,一個發明往往是一點一滴不斷累積,經過許許多多人們的智慧,最後才會成為一個發明結 晶,可是中國人這種祖傳秘方的想法,使得科學研究無法累積經驗,因為一個聰明才智的科學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只傳兒子而不外傳出去,萬一兒子沒有這一方面的天 分或興趣,這個科學研究成果就會中斷而不會累積研究成果越發成長了,這是中國科學不發達的重要致命傷。

缺少團隊合作精神

中國人在素質上都算很聰明,但卻缺少團隊合作精神,從由歷史上看,中國人往往很少合作,許多方面的表現都是一個人單打獨鬥,不像西方有團隊精神。而科學研 究卻常常需要一群人一起做研究,互相切磋,互相商量,互相檢討,這個科學研究成果才可能進步,可是中國人彼此間往往不肯合作。

我們可舉道士煉丹例子來說,煉丹,實際上是一種化學實驗,從秦漢以降就開始出現許多方士提煉仙丹,到了東漢後這些方士就逐漸演變成道士,道士們煉的丹是什 麼?都是「秘而不宣」,他們都將自己提煉仙丹的方式與所含成分視為最高機密,不肯跟別人商談交換經驗,這種閉門方式做的研究肯定不會有大進步。假使道士死 亡,其做的化學實驗也就告終,不會留下紀錄,後人也無從檢討其實驗的優缺點。所以團隊合作是做科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精神,而中國人這方面卻極為欠缺,這也 是造成中國科學無法持續進步的一個重要原因。

重結果而輕過程的價值觀

中國人的價值中有一點普遍為人接受,就是要看事情的結果,過程可以忽略。所以我們看中國的古人小說裡面,最重要的是看結局,結局是大團圓則大家就會認為是 喜劇,但其實在大團圓之前可能經過許多的曲折悲哀,這看起來應該是悲劇,不過中國人似乎都認為過程不重要,最後結局才是最重要的。中國人也常說壞人有壞 報、好人有好報,「報」即是一種結局,但問題是,一個壞人做了60年的壞事最後被政府處決殺頭了,於是大家喝采說:「果然是壞報」。但是壞人被斬首實際上 只是一剎那功夫,他之前60年的過程其實可能都過得很好,中國人卻似乎不太在乎這過程,而在意最後結局是否是惡人有惡報,或好人是否有好報。一個好人也許 最後得了善終,父子團圓,最後嚥口氣壽終正寢,但這個「最後」也許是一、二個月的短暫時間而已,可是前面的60年卻可能是生活悲慘,受盡壓迫,流離失所, 但中國人似乎對他悽慘的經過都認為不要緊,重要的是最後的結局。

中國人非常重視結局,於是對中間的過程就似乎不那麼重視,這便與科學研究的精神相反。科學研究非常重視過程,重視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過程到最後的結局,而 不會只重視結局本身。所以科學家做研究是每一步驟都做詳細紀錄,中間過程多少辛苦也都會紀錄,而不是只管最後結局就完結的。中國人則不然,這裡舉個國人喜 歡談的故事,即是「嫦娥奔月」。

中國人很嚮往月亮,但中國人怎麼夢想到月亮裡去?就是夢想有個美女嫦娥飛奔到月亮,至於嫦娥是如何飛奔月亮?中國人就不太管了。中國人很仰慕也非常欣賞月 亮,所謂「抬頭望明月」、「舉杯邀明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國歷史上許多詩詞都在歌詠月亮,中國人也創造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但是中國人卻沒 有踏實研究如何到月亮去,所以沒有發展出太空科學。這就表示中國人只重視結局,卻不太會思考或研究嫦娥是如何奔月,沒有認真踏實去研究它,這就不是科學精 神,也與科學精神相反,這也造成中國古代科學不能大幅發達的重要原因。

我們再以華佗為例,華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了不起的醫生,《後漢書‧華佗傳》內記載了華佗行醫的醫術高明,且擅長外科手術。但華佗死後他的行醫手冊便消失 了,所以後來的中醫是不懂外科的,直至今日我們的中醫還只是注重內科,擅長把脈、開藥,卻不能為病人開刀。然而實際上早在東漢末年的華佗已經能為病人開刀 了,但這種外科手術技術卻沒有流傳下來,華佗死後其手術便失傳。所以我們可說華佗是天上一顆光明的流星,在他一閃而墜落後,中國醫學的外科手術也就隨之消 失,天空又回到一片黑暗。

缺乏從事研究科學的誘因

以上五點是古代中國科學不能發達的主要原因,歸納言之,中國古代科學不夠發達,是因為中國古代科學家沒有一個從事研究科學的誘因存在。我們知道人活在世上 追求什麼?大概是追求兩件事:「名」與「利」。名,包括兩點:一個是明的名,一個是暗的名。明的名就是受到政府的肯定或受到全國人民的敬仰,暗的名是當事 人覺得自己能夠在歷史上有所交代,能留名萬世。利,則是榮華富貴。人活在世上努力是為了什麼?其實都不外乎名與利。可是在中國古代,一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 卻無法得到名,也無法得到利,所以沒有誘因促使聰明才智之士投入科學研究的行列,聰明才智之士不肯投入,科學又怎能發達起來呢?

我們再次強調,中國古代不是完全沒有科學,而是科學不夠發達也沒有長足進步,所以在國中課本裡面曾提到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 乍看之下中國科學似乎很發達,不然怎會在西方人還沒發明這些之前我們已經發明了,這難道不是科學很發達?其實,我們若從深一層推論起來,可發現中國人發明 了這些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有沒有繼續改良至長遠進步呢?實際上很少。我們的火藥何時發明呢?其實不清楚,但我們知道最晚在宋代時已經用火砲來作 戰,可是從宋朝至清朝末年,中國利用火藥製造火砲的技術並沒有長足進步,當西方的大砲一來,中國的火砲根本不能招架,這表示中國人並沒有不斷的研究並改良 火砲技術。中國的指南針亦同,坐船航海用的羅盤即是利用指南針改良而成,傳說指南針在中國黃帝時已經發明,可是今日整個海洋航運技術還用我們中國傳統的羅 盤嗎?並不是如此,因為我們的羅盤沒有改進。同樣,我們的造紙、印刷術,其實大概在漢代以前便有造紙,我們的印刷術大概在隋唐時就已經開始,但是我們不論 在紙張或印刷方面其實都在學西方人的技術,我們自己卻沒有改進。

這便證明了一點,我們有了不起的發明,因為我們歷史上出現了若干的天才科學家發明出某些東西,可是相對於整體中國傳統社會,科學研究卻是不夠發達,所以其 偉大發明不久便消失了,最了不起就是保留現狀或沒有大幅度的改進和進步,這樣怎麼算是科學發達呢?這就好像是烏黑天空中忽然出現一顆閃亮的流星,一閃即 逝,天空仍就是黑暗的,這顆流星便是一時出現的天才。所以當中國一時出現一兩位天才科學家時,此時確實會有了不起的發明,可是當天才去世後,其科學成就便 難以發揚光大,使中國文明持續長足進步,因為沒有後繼之人來持續推動發揚光大,所以整片天空仍舊一片漆黑,這個流星亮點只是一剎那就流逝已過,並沒有使整 個天空都變光明。這就是我們所謂,中國古代有所謂重大發明,但是卻不能說中國科學非常發達。

source [歷史月刊222期]


美科學家電腦計算稱全球人5千年前是一家

July 15, 2006

中國有句話叫做「四海之內皆兄弟」,以此形容人們相互之間的關係密切,而科學界也普遍證明人類有一個共同祖先,現在地球上的人們都流著同一樣的血。這個共 同的祖先離我們有多遠呢?科學家最近通過數學計算的方法給出了答案。據美國科學家在日前出版的《自然》雜誌上說,儘管目前地球上生活著高達65億人,而且 世界各地的人在膚色、語言和宗教上大相徑庭,但現在地球上的65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而且這個人離我們並不遙遠,也許就生活在5000年到7000年 之前。這個結論意味著只要上溯到古希臘的黃金時代、或者中國的三皇五帝時代,我們就能夠找到一個人,他與現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存在血緣關係。

電腦計算出「共同祖先」

美國科學家史蒂夫·奧爾森說:「通過數學方法,我們可以肯定這個人是存在的。」奧爾森一直在研究人類系譜樹的發展過程,曾於2002年出版了科普讀物《探索人類歷史》一書,闡述了非洲自10萬年前以來人類發展的足跡。

西方國家最近也興起一股「尋根問祖」的風潮,人們查閱族譜、收集古董並且考察歷史遺蹟,希望從中可以找到蛛絲馬跡以了解自己從何而來。在統計學家、電腦科 學家和一台超級計算機的幫助下奧爾森已經建立了一個極其複雜的系譜樹模型,這個系譜樹顯示,如果你回到2000年至5000年前,你可能就會碰上這麼一個 人,目前在世的所有人都可以算是這個人的後裔。如果用奧爾森的模型繼續推演到約5000年到7000年前的話,那麼當今的每一個人在那個時候的祖先就完全 重合了;或者說,在那個時候生活的每個人要麼是當今所有65億人的一個祖先,要麼他的這條宗族線已經斷嗣,完全沒有後代延續到今天。

牛津大學統計學家約頓·海因在一份評論中寫道,這一研究成果「令人非常驚訝。假如你回到公元前3000年時的地球,走進任何一個村莊,你碰到的第一個人可 能就是你的祖先。」 這個結論也意味著現今世界上的人都有著不同膚色和信仰的祖先,每個巴勒斯坦人也許有信仰猶太教的祖先,伊拉克遜尼派的人也可能有一個 什葉派的祖先,每個三K黨徒的家庭或許有黑皮膚的非洲祖先。

結論是怎樣得出來的?

奧爾森說:「這是數學推導的結果。」每個人都有兩位父母、4位祖父母、8位曾祖父母,若一代一代地推算下去,以後的數字就是16、32、64、128等 等,用不著往前幾個世紀,你就已經有了上千位祖先。推到15世紀你已經有100萬位祖先,推到13世紀你有10億位祖先,而在約9世紀時,也就是40代以 前,你有1萬億位祖先。

但是,在公元9世紀時世界上不可能有這麼多人。所以需要再想像一下,例如有一個生活在1200年前的男子, 他的女兒是你母親的第36代曾祖母,他的兒子是你父親的第36代曾祖父,這名男子將因此出現在你的系譜樹中的兩個分支上,一個在母親的分支上,一個是在父 親的分支上。事實是,生活在1200年前的人不只在我們的家譜圖出現2次,而是幾千次,因為當時只有2億人。用1萬億除以2億,可以得出那時每個人都將在 我們所有的系譜樹中出現5000次。

但是事情永遠不能夠簡單地用平均數來解釋的。許多生活在公元800年的人沒有後裔,這些斷嗣的 人不會出現在我們的系譜樹上,因此,另一些人出現的次數要超過5000次。這樣推算下去,將有越來越少的人出現在65億人的系譜樹中。通過數學推算,到了 某個時點將不可避免地有一位祖先至少在每個人的家譜中出現一次,再推算下去,總有一個時點,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是我們的一位祖先,除非那個人沒有後裔而導致 那一分支到了他那裡就戛然而止。

移民是人類連成一體的關鍵

7 年前,奧爾森的一位同事——來自耶魯大學的統計學家約瑟夫——就開始考慮如何推算出現今世界65億人的共同祖先,並且建立了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幾年之 後,約瑟夫和奧爾森開始把地理學等方面的影響考慮進來。他們所描繪的人類系譜樹也更加趨於科學。在電腦科學家的幫助下,他們決定利用超級計算機重建一個複 雜的模型,還原人類出生、遷徙、繁衍和死亡的歷史過程。他們把現代人類共同祖先出現的時間設定在7000至2萬年前並輸入不同的移居率,結果顯示在移居率 極低的情況下現代人類的最早共同祖先出現於公元前5000年左右。

人們常常覺得工業化之前的社會,人們與外界的聯繫很少,但歷史並 非是這個樣子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希臘到印度北部之間的大片地方,其後裔也隨之散布各地。匈奴在亞洲被漢朝擊敗之後西遷,蒙古人則橫掃亞歐大陸。這些戰爭 都導致了大遷徙的出現。即使和平時期不起眼的移民,哪怕是一個水手中途掉隊留在他鄉,一個年輕男人到外地去淘金或一個女人跟著外來商人走 了,只要他們生養後代,他們就一同編織了世界血緣之網,把不同人群聯繫起來。奧爾森及其同事們認為,移民是導致全人類連成一體的關鍵。如果一個村莊裡遷來 新居民,一旦新居民同當地人通婚後,將把他或她背後巨大數量的祖先同這個村莊原有居民的祖先連在一起了。奧爾森說:「當一個家系向外擴散時它絕對有能力抵 達任何地方。」

source [新華網/北京自然博物館] 2006.07.10


甲骨→篆→隸→楷 文化何曾動搖

April 11, 2006

外傳聯合國自二○○八年以後只採用簡體字一事雖是烏龍事件,卻再一次引發了有關簡繁之爭。而見諸台灣報刊的文章則無一例外地顯現出對簡體字的鄙視,對繁體字揮之不去的戀情及對目前形勢的百般無奈。

文字主要功能之一是要準確表達所要表達的涵義。另一功能是要達到一定的美學標準。世人所書之遺墨,無論狂草、行草或行書,均以繁簡相雜為其中美學的結合手法之一。然而從未聽說有人對先賢們的這種做法提出過抗議的。

在現代社會中,文字還要擔負著真實地傳達與日俱增、不斷創新的技術資訊之功能。這些問題無論堅持繁體字或簡體字的人們都會持肯定的態度,但不會指望有太多台灣島上從未使用過簡體字的人們承認「繁體字所能達到的作用,簡體字一樣可以達到」的這一事實。

中國漢字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經過了四次重大的變革,大陸的文字改革不過是漢 字在四次重大改革中的一次,也不過是自唐以降首次以官方的胸懷接納了原本已大量存在的簡體字而已。試問現代有幾人未經專門訓練僅憑繁體字而認識甲骨文、籀 文或小篆體文字的?又有幾人未經訓練而達到運用隸書的?

有人感慨說「如此美麗的中國文化傳承,如今逐漸被簡體字取代,讓中國文字落 入可能失傳甚或滅亡的危機」。在筆者看來,這不過是「天下本無事,杞人憂天傾」的感慨罷了。好像小篆俱有傳承甲骨文、籀文的作用;隸書俱有傳承小篆的作 用;楷書俱有傳承隸書的作用,而獨簡體字不具備傳承繁體字的功能!多麼嚴重的偏見!

目前最富有學術性爭論的也許是簡體字造成了較繁體字更為嚴重的一字多義現 象。然而漢字中的一字多義古已有之,就組合而言更是五花八門了。就「運」字而言,便有「運氣、運動、運籌、運轉」等不同的涵義;又如「風」字便有風氣、風 評、風俗、風向等不同的意義。既然一字多義是漢字的本來特點,如果官方允許,又有誰在乎斗與鬥、云與雲、干、幹與乾、制與製、笵與範、發與髮、后與後、仇 與讎之間的分別呢?如果大考承認這種併字現象,不把這種現象當成錯別字看待,又有誰不樂意將它們併為同一字使用呢?

而且漢字經過了幾次的文字改革到唐朝的楷書以降,又有幾人在書寫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小溪等字時還在思考它們的象形體是什麼?

筆者以為,簡體字是繁體字的直接傳承者。它摒棄了一些不必要的字,合併使用了相當數量的字,簡化了邊旁部首,但保留並發展了原本就存在的組合能力,是漢字使用上的一種合理的變革及發展,是漢字走向世界文字大家族的必要條件,是讓本民族以外的人們學習漢字的一條便捷途徑。

兩岸的文化工作者應該致力於對同一事物用同一字詞或語彙表示或描述的文字工 作,避免出現目前文字使用上的某些亂象,如「轎車」成了「自小客車」,「導彈」成了「飛彈」,「航天飛機」成了「太空梭」。如果真誠地愛護我們的下一代, 報刊、電視中的文字盡量少用諧音字,不要再出現「大開眼界」成了「大開眼戒」,「東山再起」成了「東山在此」等。目前許多本土派作家自創文字之風也不要給 予太多的鼓勵,否則,將會對下一代有真正的傷害。

當然,如果有人堅持以不變應萬變,自身成了食古不化的文字奴,卻也是自由社會的一種特徵。

中貞/中山大學助理教授 (高雄)

十日「救正體字,台灣知識分子太沈默」一文提到,孔子若復活,看到簡體字版的「論語」,也會長嘆三聲。其實,孔子若看到正體字版的「論語」也會長嘆三聲的。

因為孔子生於春秋時代,所以「論語」成書之年代,當時通行的文字是大篆,因 此最早的版本係用大篆寫成,當無疑問。而且最初流傳的「論語」有魯國人傳的「魯論」、齊國人傳的「齊論」及孔壁發現用古文寫的「古論」三種版本。「齊論」 和「古論」已亡失,今天的楷書版「論語」是「魯論」版;是不是孔子的原意,和最早的大篆本是不是一致,完全無法確定。如果孔子復生,定會長嘆,因為他看不 懂楷書。

文字的演變軌跡,一般朝簡單化和音符化前進。中文裏的形聲、轉注和假借,就 是音符化;而且中文字泰半是這種音符化的字。真正純象形字不多。甲骨→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走的是簡單化。中共改用簡化字,和李斯當年用政治力量推行 小篆,作法一樣,走的也是簡單化這條路。如果中共也強力推行,約定俗成,未始不能成功。因為它符合語言的演變規律。

很多人反對簡化字,是基於文化傳承上的考慮。由甲骨到楷書,經過四種書寫方法的變化,文化傳統也沒動搖過啊!何必害怕呢?大陸官方推行簡化字,民間學正體字的還是很多。有些店招,及商人印的名片用的都是正體字。台灣不也如此,官方維護正體字,民間用簡化字的就從來沒斷過。

中國書法可用以修心養性,可當藝術品觀賞。只要學寫書法,一定從正體字入手。大陸很多父母從小就逼子女學書法,很多大學設有書法研究所(反觀台灣一所都沒有)。這樣看來,何必害怕正體字會消失,會邊緣化呢?只要書法不死,正體字還是有它的市場。鍾隆榮/教師(台北市)

source post [聯合報] 2006.04.11


協和客機 英國20世紀設計NO.1

March 17, 2006

最能代表20世紀英國的設計品是什麼 超過20萬英國人票選他們心目中的「代表性設計」 (design i-con),結果已經退役的協和客機成為英國頭號最愛,其他像是迷你裙和倫敦地鐵地圖也進入前五名。

這項票選由倫敦「設計博物館」和英國廣播公司 (BBC)合辦,從1900年以來最能象徵英國的25項設計中,開放民眾票選出十大「代表性設計」,結果共有21萬1700人踴躍投票。

25項設計包羅萬象,從倫敦街頭最具代表性的「紅色雙層巴士」、搖滾天團「披頭四」的Sgt. Pepper專輯封面,到流行的「橫行霸道」電玩遊戲,都是很有「英國味」的設計。

結果由「協和客機」飛向第一,其次依序為倫敦地鐵地圖、英國空軍戰鬥機Supermarine Spitfire、迷你裙和全球資訊網(WWWW),是這次的前五傑。

協和客機由英國航太集團和法國航太公司Aerospatiale設計,外形流線,尖鼻造型雍容華貴,曾為名流最愛,但在911恐怖攻擊後,民航業一片蕭條,協和也難逃「停機」噩運。英航最後一個協和航班在2003年10月走入歷史。

曾負責協和客機的前任科技部長班恩表示,他很高興協和能拿下第一,他說「協和客機在空中飛時,人們會抬頭仰望,它的外型優雅美麗,是具有和平與國際共識的象徵」。

source post [聯合晚報] 2006.03.17


形成中國醫學的陰陽五行說──徘徊在巫、醫和哲理之間的學問

March 9, 2006

如果綜觀人類醫學發展的歷史,在世界每個角落幾乎都是從巫術治病演進到目前的實證科學;巫術,可以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史中蔓延千萬年,而真正的實證醫 學,是在五百至一千年間歷經論證的智慧累積,而且愈是現代,實證發展的腳步愈快,可能每年都有重大的突破。從巫術治病進入實證醫學的腳步,每個民族都有很 大的差異,而在人類世界的古文明中,介於巫術和實證醫學中的一個階段,就是假設性的醫學哲理形成。在西方,希臘神話到希伯克拉底,進入嶄新的現代醫學思 維,但是對於許許多多未知的生命和自然現象,仍須有合理的解釋,所以來自公元前五世紀的自然哲學家Empedocles就以哲學來解釋醫學,創立了「體液 說」,也一直被希伯克拉底和後來的學者──如影響西方醫學最深遠的羅馬學者蓋倫,去遵循、修正;醫學史家認為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科學化醫學才完全取代「體 液說」;而在中國這東方文明的代表,也許著名的醫學哲理「陰陽五行」,在填補巫術治病演進成現代醫學中的知識空隙,然而,到現在還是被中國的醫學和社會大 眾所困惑,這可能要從古中國醫學的源起和西方醫學哲理演進的比較分析來做深入的探討,尋求未來更清楚的定位。

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

雖然一般人認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可達五千年,事實上根據目前史學家的認定,大概祇能從公元前一千六百年的商代算起,在之前的夏代是否存在還 在爭辯中,由於商代甲骨文的出土,對於其文化才有一定的了解,在16萬多片的甲骨文上涉及病名有323片,所載疾病從頭到腳共20多種,其中「齲」齒已知 是蟲蛀引起,大概是世界上最早記載。由於商代是貴族和奴隸的社會,醫學還是以巫術為主,甲骨文中有卜辭治病,商王武丁的牙齒生病了,「祭於父乙,以求賜 癒」。當然,在藥物上有不少的發現,包括製酒,酒是人類最早的食物,也成為最早「醫食同源」的醫藥。通過考古發掘,發現中國新石器時代(公元前四千年以 前)就有釀酒的證據,而在甲骨文中更有製藥酒的敘述;事實上中國人以五穀為「湯液」非常普遍,也常拿來做醫藥,《說文》中「醫」的上半部「殹」是病人呻吟 的聲音,下半部「酉」就是酒。

從商周到春秋戰國,中國的古醫學也有相當的文明,不僅在藥物方面,連在疾病病因推理、衛生保健之道古籍都有明載,和世界其他文明相較最特別 的是針灸的醫療,甲骨文中就有反映用「砭法」除病、按摩療腹疾、艾灸治病,止痛和接骨復原之辭;近世在鄭韓故城遺址發掘出一枚長6公分用以治病的砭石。商 朝的巫師治病到了周朝乃至春秋,就慢慢衰微了,醫療不僅成為專業,周禮中甚至把醫生列入「天官冢宰」所管轄的職官,在秦國更出現了醫和、醫緩等著名的實證 醫療醫生,而最具代表性的「醫療始祖」是扁鵲。他不僅精於望聞問切四診,也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更有意義的是他和巫術的抗爭,《史記‧扁鵲傳》說他有六 種病人不看,一種是「信巫不信醫」的病人。此外,齊國的「太倉長」淳于意,人們稱之為「倉公」,也是相當有才華的名醫,他是第一個記載病歷,稱之為「醫 案」,並傳授醫術給他的學生。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中國醫學哲理逐漸在成形。自古以來,中國人以為世界上一切有形的東西,包括人的身體和天地自然,都是發源於無形的 「氣」,而且受「陰陽」、「五行」的支配。「陰陽」起於《周易》,比甲骨文的占卜晚,是商以後的發明,是解釋自然間相對變化;而「五行」創於《尚書》,順 序是水火木金土,用來說明自然界的順序,如果亂了,就是天災人禍。像《尚書》中武王問箕子如何使人民安居樂業,箕子舉鯀治水用圍堵法就是亂了「五行」,所 以洪水為患。陰陽五行又是在何時進入醫學呢?在中國醫學和文化典籍接軌甲骨文的一個重要發現是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其中有11種醫書, 馬王堆中的醫書成書在春秋戰國時,要比《內經》年代更早。這些醫書中大量提到「陰陽」,像《陰陽十一脈灸經》、《合陰陽》等等,表示春秋戰國時「陰陽」已 是醫學哲理的基礎,最早還可以追溯到《左傳》(公元前541年)。然而馬王堆的醫書中並沒有「五行」的概念,一直要到東漢以後,也就是《內經》中,才真正 有系統引入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成為中國古醫學的中心思想

從戰國到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後265年)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醫學理論體系建構完成的一個階段,其中最重要的一本書就是 《黃帝內經》。「黃帝內經」之名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現存《素問》和《靈樞》兩書各九卷,書中名黃帝與太醫岐伯、曾公等人對談來討論醫學問題。事實 上是戰國至秦漢時期,許多醫學專家收集他們當時醫療經驗和理論,不時整理,補充和修訂而成,可說是一個時代集思廣益的醫學教科書。《內經》非常重視陰陽五 行,它認為人體結構的各部分不是獨立的,互相相屬、互相連繫就形成了人體的生理和病理,人體五臟的生理病理,又和世間各種事物,包括四季氣候變化、個人精 神狀態等息息相關,而根據五行生剋的關係,人體內臟感官也會互相制約,如金剋木、水剋火,故肝病死於庚辛日,心病發壬癸日等等,就有些回到占卜巫術的感覺 了。

除了《內經》之外,這時期另一本偉大的醫書是《難經》,《難經》最早出現在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自序〉,所以近人考證這本書成書應該在西漢 末年之後。全書也是以問答式的體裁寫成,以闡明《內經》為要旨;「八十一難」中概括了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各方面,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經脈學中改變了 《內經》的全身診脈法推出「寸口診脈」為後世所遵循。魏晉時代王叔和的《脈經》,就是承繼《難經》的脈法。本來《內經》認為人體有12條脈,所以醫生要檢 查手腳、軀幹、頭頸的12個脈位,難經將所有脈連結成一大循環,詳載脈隨人一呼氣移動3吋,吸氣又移動3吋,一次呼吸就移動6吋,人一天呼吸1萬3500 次,所以脈繞行身體50次,手腕「寸口」是脈的大會,是循環的起點與終點,所以切脈在「寸口」即行。它又說,寸口細分為寸、尺、關,分別代表陽、陰與陰陽 之分界,並且對應天、地、人;好像人體是個小宇宙,與大宇宙的陰陽互動,而人體陰陽互動又濃縮至手腕的寸口,在這小區域把脈不僅可以知道人體各器官的毛 病,也對應自然和其他事物,知道這毛病從何而來,或許連帶那些精神狀態等等。

而最實證的經驗醫學醫書應該是《神農本草經》,這是熔鑄到東漢為止各朝各代所累積關於中國草藥的知識。雖然這是多人智慧的集體創作,但託名 神農氏,除了因為神農有現嚐百草的傳說之外,也表示古人尊崇神農為中國的醫藥始祖。全書共載藥物365種,包括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和礦物藥46 種,並且將藥物分為三品,上品藥無毒或毒性很小,主要是補養身體,中品藥有的有毒有的無毒,除了補養身體也治療疾病,下品藥大部分是除寒、熱或治疼痛,也 多有毒,需限量限時服用。《神農本草經》除了詳細記載中國傳說藥物的功效和主治疼痛外,也以陰陽五行的理論來闡述中藥學的基本理論:像藥有君臣佐使,故有 主方和輔藥,藥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花實,草石骨肉,有單行者,相須者,相使者,相畏者,相惡者,相反者,相殺者,稱之「七情和合」來配藥,也有 酸、鹹、甘、苦、辛五味,寒、熱、溫、涼四氣,如何炮製,要隨藥性;至於服用的方法更有一定的準則,也是以陰陽五行的基本理論架構,加上各家實際臨床的經 驗編寫而成,對中國後世醫藥學者有相當參考價值。

中國陰陽五行對應西洋體液說對後世哲學的影響

中國醫學理論建構出陰陽五行的同時,正是西洋醫學希伯克拉底形成體液說的前後。其實這也是來自於古老希臘自然哲學家的說法,所有物質由四種元素組成:火、 風、土和水,它們是萬物之源,這四種物質以「愛」「恨」兩種相反的力量相吸或相斥(就如同中國的「陰」「陽」),它們之間各式各樣的組合與分離形成各種物 質,這四種元素也和熱、燥、寒、濕四種自然特性對應(就如同中國的五行)。開始,血液來自心臟,既潮且濕;黃膽源自肝臟,既燥且熱;黑膽來自脾臟和胃,既 燥且寒;黏液來自大腦,既潮且寒。不只如此,對照人類行為和健康,血液提振精神、黃膽給人膽量、黑膽讓人消沉憂鬱、黏液則造成遲鈍或冷靜。到了希伯克拉 底,他的文集中更把這四種體液對應春夏秋冬四節氣,呼應人生四階段童年、青年、壯年、老年來說明人內在平衡須和環境外在平衡做一定的對照,它主宰了人類的 健康或疾病。他甚至把人體各種體液量化,如果組成比例不同就造成人不同的性格;疾病來自於體液組成發生不平衡,像喪失了黏液不能保持體溫,形成神經系統疾 病如癲癇、中風等等;而又隨季節不同有所變化,如冬天黏液多,則感冒流鼻涕增加;而黃膽和黏液是相抗衡的,在夏季最敏感,所以黏液少黃膽多所引起下痢在夏 天最多。希伯克拉底學派的體液說,在羅馬時代被皇帝認為「最好的醫師與獨特的哲學家」的蓋倫(Galen,公元129年至210年)將之發揚光大,成為西 方醫學千年來的理論基礎;蓋倫結合解剖和臨床的經驗,又以哲學思辨、典籍詮釋寫出大量著作,對於體液說,他又加入飲食、睡眠、空氣、排泄、補充和運動、靜 止與激情六種非自然調和,以養生之道來維護人類健康的體質。

這「體液說」的基本精神,不僅影響到西方中古醫學的疾病診斷認知,也同時是治病上的根本依據,像體液說是許多疾病的共同因素,所以西方古醫 學盛行「放血療法」。最開始是古希臘人,希伯克拉底的文集常提到特定部分的放血來治療特定的疾病,像右手肘放血治療肝病,左手肘放血治療脾臟疾病,腳踝外 側放血治療腎病,腳踝內側放血治療睪丸痛。對於放血治療疼痛,在中國也有,《素問》指出:「邪氣侵入足少陰之絡,引起心痛、激烈腫脹、胸部兩側與四肢均塞 滿。」故須從該經絡源頭,也就是腳踝前端內側加以放血。這兩個古醫學在一開始都用放血治病療痛,以血管走向或經絡學來確定放血位置,後續發展卻大不相同: 古中國的放血療法後來可能演變成針灸,古希臘的放血療法卻持續下去,經羅馬醫學大師蓋倫發揚光大。蓋倫認為人體內在疾病的成因只有血液過剩或消化不良,疼 痛固然是血液淤集,發炎更因體液的比例決定發炎性質,血液中較多的黃膽稱之Herpex,較多黏液稱之Edema,黑膽汁混和則為Scirrhus,黑膽 汁瘀麻則為惡性腫瘤 (Karkina),所以更需放血治療。不過是否局部放血治療特定疾病,就慢慢改變了,一方面也是解剖知識較為發達;不管如何,由於蓋倫在西方醫學史的地 位,西方醫學史上放血治療存在近兩千年。

中國醫學在陰陽五行架構完成的時候也出現過幾位偉大的醫學家,值得一提的是東漢的張仲景和三國的華佗。張仲景(公元150至219年)是南 陽人,在族人泰半死於疫病時發憤學習、勤讀古訓、博采眾方,所以是中國醫學的集大成者。他將陰陽五行引用到他對臨床診斷,詳細的觀察,寫出著名的《傷寒雜 病論》;與其說成就在陰陽五行用於傷寒的辨證,還不如說張仲景是醫學史上第一位對「發燒」做最詳細描述和分類的內科醫師,「太陽病」、「陽明病」、「少陽 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的發燒和附帶症狀都不一樣,也引用陰陽五行的道理來開藥方;而在他其他許多著作中的《金匱要略》更載明許多方 子,像麻黃、柴胡,到今天都還是非常有名的藥方。華佗則是中國外科醫師的鼻祖,他也是第一個使用有效口服麻醉藥的醫生,他的麻沸散(包括曼陀羅花、羊躑 躅、烏頭等)使他在那個年代能做35次的手術,包括為關公刮臂療傷;華佗也是針灸專家,馬王堆出土的帛畫中也找到了他的《五禽戲》的圖畫,仿效五種動物的 動作來強身;婦兒科也在行的他,實際上是中國醫生演變成全科皆通的例子,受人崇拜的神奇人物代表,可惜的是他未曾「著作等身」,高超醫技大半失傳。

陰陽五行在現今醫學中何去何從

張仲景和華佗再神通,都還是以陰陽五行為根據來闡明他們的醫理,不僅如此,過了這時期之後,晉朝的曠世神醫如葛洪、唐代的孫思邈也不能不從 來自陰陽五行的「煉丹術」樹立自己的權威,為什麼呢?那就是陰陽五行已非常牢固成為古中國醫學的理論基礎。我們再回溯去想周禮之後中國出現了哲學思想的大 師孔子,一脈相傳的孟子和老莊,他們已經清楚地在談「氣」、「血」、「色」、「風」等的外在表徵,像孔子說「年少之時,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孟子更說 「吾善養浩然之正氣」,這些都在《呂氏春秋》談「五色」、「五氣」以前,然而也成了中國古代學者的宗師。他們這些觀察在精神病患的診療上很有見地,然而對 人體器官的疾病探討卻顯得退縮,這也是因為他們本身是哲學家,不願去碰觸不懂的醫學。在西洋醫學史來說,希伯克拉底是難得一見通曉醫學的哲學家,雖然他的 「體液說」差不多對等「陰陽五行」,對醫學停留在某一程度的瞭解,然而在接續這時期之後,醫學對哲理的挑戰,中西卻大大的不同。中國所有專業學問,基本上 建構在哲學家的中心思想,像張仲景的《傷寒論》,而早期西洋醫學大師本身有自己的哲學觀,甚至是自然哲學家,像亞里斯多德、蓋倫,他們有革命性的思維,雖 然蓋倫闡揚的體液說在之後主導西方醫學近一千年,但畢竟不是來自哲學的中心思想,在醫學飛躍前進之時,可以完全被推翻。

日本醫學史家栗山茂久最近在他的《身體語言》書中提到中西古醫學的發展,使中西對人體形象素描有很大的差異。中國古醫學甚至是古文化中的人 體是以外觀來看,圓胖豐滿;從古希臘文化,乃至達文西、米開蘭基羅到維薩留斯的人體素描,都是肌肉結實、栩栩如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原因在解剖 概念的有無。陰陽五行發展出來的哲學家們,沒有一個想過要打開人體來看看,印證他們的哲理,所以陰陽五行的「五臟」並非人體結構的心肝脾肺腎,這一點,西 方學者在上一世紀才知道,中國古醫學哲理和現實人體醫學是脫節的。這段時期內,文獻上記載中國有兩次解剖,竟然都是暴君凌虐犯人的屍體:一次是紂王殺了比 干,為了想知道「聖人心有七竅」到底是不是真的,竟把比干的心臟挖出來看;更有名是王莽打敗他的叛黨後,抓到其中之一的王孫慶,將他「支解」後交由太醫做 成各式各樣的標本,來瞭解人體的經脈。其實《黃帝內經》的《靈樞‧經水篇》已道出「解剖」的必要性,岐伯說:天高地廣,不是人所能測量的,而人體就可以測 量,死後解剖可知「臟之堅脆、腑之大小,其所能容納穀量、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一般學者也許懾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中心思想, 沒有動手去做。西方就不同了,古希臘人有用內臟占卜的習俗,柏拉圖認為肝能反映一個人的思想,所以他們經常在看動物內臟;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更是經常解剖各 種動物,他在《動物結構》這本書中說到,看到血肉、骨頭、血管和構成人體器官組織不可能不覺得惡心,但研究瞭解自然,這些材料就在我們身邊。所以,這個傳 統延續下去,到了蓋倫,他的《身體部位的用處》是古代講解剖最完美的作品,不僅敘述人體每種功能,也對人體結構做深度哲學的思考。蓋倫說有三種人需要做解 剖,一是追求知識為樂的自然學家,二是證明自然現象有其道理的人,三是研究生理和心理功能的醫生。所以啟發後世的學者,即使古希臘已細緻觀察到人性肌肉的 美,達文西、米開蘭基羅還是做解剖,更詳細去描繪實在的結構來呈現不同線條的美。

蓋倫的解剖和醫學理論到了十五世紀才被維薩留斯挑戰,並徹底改寫,希伯克拉底的「體液說」也在兩世紀前也就是現代醫學運動發展後,逐一被摒 棄在這醫學大門之外,即使如此,其中許多哲學觀可以運用在臨床醫療、精神醫療、公衛健康的道理。然而在中國,到了明代李時珍才解剖動物來懂藥理,清代王清 任偷偷解剖寫成《醫林改錯》來挑戰沒有解剖基礎的中國醫學,時至今日,陰陽五行還被研究中醫的人視為圭臬,以此推敲古人醫學的智慧。現代科學史大師英國的 李約瑟就認為「陰陽五行」這「中國醫學的怪獸」,就是中國醫學前進的障礙。我們如何定位「中醫」,如何把中國醫學中值得開發的針灸、中草藥、臨床診療的技 巧等等繼續發揚光大,而把「陰陽五行」當成哲理去省思,甚至做到「醫學的歸醫學、哲學的歸哲學」,是現代人做學問應該有的態度!

source post [歷史月刊216期]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孔子家族與荒謬的兩岸文化情勢

February 19, 2006

孔子第80代嫡長孫 元旦在台出生

對於孔子家族而言,當前兩岸文化情勢似乎有些荒謬。

文化大革命時把孔子當箭靶的中國大陸,近年來展現對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重視,去年底開始在全世界設立一百所孔子學院,以推廣愈來愈受國際重視的漢語文化;但身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的孔德成,來台後未曾重履大陸土地,更遑論回到山東曲埠孔府。

年邁的孔德成負有傳承孔子血脈及學說之責,目前仍是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如今第八十代孫又生於台灣。然而從國民黨李登輝總統主政後期、沿續到民進黨陳水扁政府的台灣主體論述之下,台灣正積極地去中國化,連帶弱化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孔德成受訪時肯定中共廣設孔子學院:「這是很好的,中國人聽到這個消息都很高興。可見在世界上大家都很重視中國文化。」

但面對當前台灣執政黨政府的去中國化,以及減少中文授課時數、把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從必修改為選修,會不會影響到台灣學子的儒家思想教育等問題,這位孔子傳人卻選擇迴避:「我是個教書的人,只談學術。」

孔德成不談政治話題。與他深交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解釋:「孔聖人一向很嚴謹,也很謹慎。」

孔德成避談,目前人在美國匹茲堡的許倬雲卻說了自己的感受。他說,台灣在「要」與「不要」之間的取捨,讓他很難理解。除了大陸廣建孔子學院以推行漢語文化,美國、歐洲、東南亞這幾年來中文教學也突飛猛進;然而台灣卻減少中文教學時數,實在不可思議。

他說:「台灣主體論之下,僑委會在美國推行學習台語,但這與世界的潮流背道而馳,最近三年來全世界學中文的人口增加了三、四十倍,學習中文的主流原先是台灣,現在拱手讓人;但依我之見,這不是台灣方面的忽略,而是存心不要嘛!」

依許倬雲的見解,是台灣執政黨自己把自己從世界邊陲化了,這是不可思議的。

孔德成處身於逐漸與中國傳統文化漸行漸遠的台灣,拒絕臧否朝政,這也應是基於孔子學說源遠流長、短期的政治向背只是一時的思考;大陸從文化大革命的批孔轉為當前尊孔的例子,正擺在眼前。

不過許倬雲談及孔子八十代嫡長孫的出生,仍語重心長地寄語台灣:對孔子後代的禮遇,其實是對孔子的尊敬;與其奉祀,更應加強研究孔子學說,把儒學的精髓深植人心,以更新社會風氣。

source post [聯合報] 2006/02/19


朝鮮自創文字的智慧

January 26, 2006

從紀元前後漢字開始傳入朝鮮半島(先高句麗而後百濟和新羅)時起,至十五世紀中葉朝鮮文字發明時為止,在將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長時期裡,漢字和漢文一直是朝鮮半島唯一的書寫系統。在整個東亞漢文化圈中,這種現象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為何長期使用漢文

漢字及漢文的傳入日本,一般認為是始於公元三世紀。284年,百濟人阿直岐使日。翌年,受阿直岐推薦,學者王仁和辰孫王等亦由百濟赴日。王仁原是中國人, 是漢高祖的後裔,後來歸化了百濟。王仁到日本後,獻《論語》十卷、《千字文》一卷。這是漢字、漢文傳到日本的最初紀錄。當然,漢語和漢文的傳入日本,也許 在此之前就有了,不過見於史料記載的,都以此為第一次。日本古代沒有文字,其使用文字自漢學傳入時開始,故其最初使用的文字自然是漢字。這和朝鮮半島的情 況一樣。而和朝鮮半島相比,其開始使用漢字的時間當然也晚了很多。

不過,日本發明自己的文字卻比朝鮮半島早得多。奈良時代的著名學者吉備真備赴唐留學十八年(752~771),回日本後執教於太學,根據漢 字偏旁,創製了片假名字母。其後,平安時代的著名學者空海又根據漢字的草書,創製了平假名字母。因而,約在八、九世紀,日本的文字即已誕生,比朝鮮半島早 了六百多年。

中國古代一些東北民族,其語言大都屬於阿爾泰語系,其文字則大抵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始終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他們或者以較為原始的方法記 事,或是接受和使用漢字、漢文。前者如東胡族、烏桓族,後者如鮮卑族、渤海族。二是一開始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後來才加以創製的,如突厥族、西夏族、契丹 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它們創製文字的過程當然各不相同,不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創製得相當早,大抵在它們的興盛時期都已經創製出來。

突厥族大約從公元六世紀下半葉起,開始使用自己的文字。這是中國北方游牧民族中,首次出現的漢族以外族群的文字。契丹族崛起並統一東北以 後,積極學習漢族和渤海族的先進文化,同時也吸收了回紇族的語言文字。據《新五代史》〈四夷傳〉附錄記載,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借鑑漢字隸書的偏旁,製成了契 丹文字,於神冊五年(920)詔令頒行,史稱契丹大字。天顯元年(926),契丹人選剌又借鑑回紇文,亦借鑑漢字的偏旁,改製成另一種契丹字,史稱契丹小 字。契丹字前後使用了三百餘年,至金明昌二年(1191)廢止,與契丹興衰的歷史相始終。西夏主李元昊於1031年登位後,即命仿照漢字,創製了西夏文 字,並以之大量翻譯漢文典籍。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於其生前創製了女真文字,其時約為十二世紀初。蒙古族原先沒有文字,因其西鄰乃蠻人使用畏兀兒文字,故蒙古 滅乃蠻後,自十三世紀開始,借用畏兀兒文字書寫蒙古語,記錄一些法令,同時也兼用漢字。至元六年(1269),八思巴創製蒙古新字,俗稱「八思巴字」,在 各地推廣使用。1273年,元使赴高麗,詔書「其文用新製蒙古字,人無識者。」(《高麗史》卷二十七〈世家卷〉第二十七元宗三)因其前皆用漢字也。大德十 一年(1307),卻吉斡斯爾在畏兀兒字母的基礎上,改製成沿用至今的蒙古文字。

無論從民族屬性,抑從語文體系來看,朝鮮民族與上述各東北民族,以及日本民族,關係都比較接近,而且受到漢文化的輻射性影響,其處境亦大抵相同;但是在本民族文字的創製方面,朝鮮民族卻遲延於他們甚久。這真是一個饒有意思的現象。

在東亞漢文化圈中,甚遲創製本民族文字的還有越南。越南長期使用漢字,和朝鮮的情況甚為相同。在十三世紀上半葉的陳朝初年(陳朝創建於 1232年),越南曾根據滇桂一帶土司所用的俗字,創製了漢字的別體「喃文」,用以書寫方言和俗語。但嚴格地說,「喃文」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民族文字,真正 的越南民族文字要到上個世紀末葉,越南擺脫中國的控制,成為法屬殖民地以後,羅馬化國語文字的創製才算是真正出現了。這樣看起來,越南文字的創製更遲於朝 鮮文字。

不過,越南語與漢語屬於同一個語系,因而古代越南人之學習漢字、漢文,其困難程度要小於古代的朝鮮人;而且,至少比朝鮮半島早了兩個世紀,越南人已作了創製本民族文字的嘗試,儘管其結果不是很理想。因此,相比之下,朝鮮民族創製本民族文字的嘗試,仍然應該說是相當遲延的。

造成朝鮮民族遲遲不創製自己的文字之因,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也不是因為他們的文字落後,更不是因為他們使用漢字、漢文沒有困難,歸根 結蒂──也許現代的朝鮮史家會有不同意見──是因為在歷史上他們曾經太崇尚漢文化,太受到漢文化的吸引,太尊奉漢文化圈的價值觀念。這一點,是不能因為現 代時尚已經改變而加以否認的。

朝鮮文字創製當時及以後,一直受到很多朝鮮人的反對。看看他們反對創製朝鮮文字的理由,便可明白朝鮮文字遲遲未能創製出來的原因。如1444年1月(1443年農曆12月),朝鮮世宗創製朝鮮字母二十八個。同年,集賢殿副提學崔萬理等上疏反對,其反對的理由大致如下──

一、我朝自祖宗以來,至誠事大,一遵華制。今當同文同軌之時,創作諺文,有駭觀聽。倘曰諺文皆本古字,非新字也,則字形雖倣古之篆文,用音 合字,盡反於古,實無所據。若流中國,或有非議之者,豈不有愧於事大慕華?二、自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 本、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傳曰:用夏變夷,未聞變於夷者也。歷代中國皆以我國有箕子遺風,文物禮樂比擬中華。今別作諺文,捨中國 而自同於夷狄,是所謂棄蘇合之季,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大累哉?……(《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卷第一百之第二十頁a)

從他反對朝鮮文字的理由來看,當時一般人關於漢字的觀念是:漢字不僅是世界上(當時人心目中的)最高級的文字,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文 字;其他中國周邊民族所創製的文字都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夷狄之末技;朝鮮民族仰慕和追隨漢文化,自應完全使用漢字,而不應創製自己的文字;如果創製自己的文 字,那就等於背離了優秀的漢文化,而自甘墮落到夷狄中去了。

我們認為,朝鮮民族之所以遲遲未能創製自己的文字,其原因也就是直到世宗及其周圍學者等少數人出現之前,在朝鮮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裡,大多數朝鮮人,尤其是朝鮮的讀書人,都具有如上所述的心理之故。崔萬理的上述發言可以說只是其典型的表現之一而已。

為了平息崔萬理這樣的反對者,世宗運用君權,把他們關了一天,這才迫使他們閉上嘴巴。但事實上的反對和輕視的態度卻是行政手段所不能阻擋 的。作為其表現之一的是:儘管於1446年正式頒布了「訓民正音」,也就是朝鮮文字,但是直到十九世紀末葉為止,朝鮮王朝也還是仍然利用漢字撰寫他們的官 方文件和歷史著作;而一般的貴族知識分子也仍然利用漢字,撰寫他們的漢文文學作品,編起汗牛充棟的漢文文集。作為其表現之二的是:當時人稱朝鮮文字為「諺 文」,意思是不正式的文字,以與「正式」的文字漢字相對,而處於低一級的地位。這與日語中稱漢字為「真名」,稱日本文字為「假名」的情景一樣,同樣反映出 當時的人對漢文的尊崇態度。作為其表現之三的是:朝鮮王朝第十代國王燕山君在位期間(1494~1506),因為誹謗他橫暴的文書是用朝鮮文字寫成的,他 竟下令禁止教學朝鮮文字,並把用朝鮮文字寫成和譯成的書都集中起來燒掉,使用朝鮮文字及知情不報者都將受到嚴懲。如果不是出於對本民族文字的刻骨輕視,恐 怕即使是暴君,也不會做出這種事來。當時的朝鮮人之所以還能繼續學習朝鮮文字,竟是靠了一本由學者崔世珍所著的漢文入門書《訓蒙字會》,因為在其中所收的 三千三百六十個基本漢字下面,附有用朝鮮文字撰寫的注釋。這本書因而被後人看作是普及朝鮮文字的功臣。

上述種種尊崇漢字和輕視本民族文字的表現,其背後也大抵潛含著與崔萬理同樣的心理;也可以用來解釋朝鮮文字遲遲未能創製的原因。

顯而易見,如上所述的尊崇漢字和輕視本民族文字的心理和表現,無疑是以中國為中心的漢文化圈價值觀的產物。在漢文化圈周圍的各民族和國家中,或多或少都出現過類似的心理和表現,只不過以朝鮮民族表現得更甚一些而已。

類似的心理和表現在其他文化圈中也曾出現過,比如在拉丁文化圈各民族和國家中,都曾經歷過尊崇拉丁文而輕視本民族文字的歷史階段。

隨著時代風尚的劇變,以上這種尊崇漢字和輕視本民族文字的心理和表現,受到現代朝鮮史家的猛烈批評,認為這是過於崇尚中國文化,而缺乏民族 自主意識的表現。他們的批評無疑是正確的。不過對於歷史來說,理解也許比批評更為重要。我們認為,即使在朝鮮半島長期使用漢字的歷史中,也蘊涵著朝鮮民族 挑戰地緣文化命運的卓越智慧。

和地緣政治環境一樣,比起日本和越南來,在地緣文化環境方面,朝鮮半島也因更靠近漢文化圈的中心,而更容易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這在朝鮮半 島的歷史上,和現代的一些民族主義者的觀點相反,曾長期被看作是一個有利的因素。在還沒有自己文字的情況下,為了更方便地引進漢文化,以促進本民族文化的 孕育和生長,直接使用能與中國溝通的文字,無疑是一個最為快捷的辦法。正由於能夠直接使用漢字,因此可以直接學習中國的文化典籍,並模仿中國的文化典籍, 創作自己的文化典籍。朝鮮半島的史學和文學等,便都是如此發展起來的。整個朝鮮的古代文化,其相當大的比重是在漢字書寫的文獻方面;其相當大部分的成就也 是在漢字書寫的文獻方面取得。後來的朝鮮文字的文化,也是在漢字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長期以來漢字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朝鮮文化的發展;如果當初不使 用漢字,也就不會有後來高度發達的朝鮮文化。

在東亞漢文化圈中,漢文化程度的高低曾經是決定一個民族或國家地位高低的標準;正如在今天的世界上,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和社會發展指標具有同 樣的效用一樣。而直到十九世紀末葉為止,在整個東亞漢文化圈中,朝鮮半島的漢文化程度僅次於中國,可以說是中國周邊民族或國家中最高的,因此它曾經獲得 「小中華」的美稱(儘管現在很多人並不認為這是美稱)。這在當時提高了它在漢文化圈中的地位,也增強了它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朝鮮半島歷史上看不起契 丹、女真、西夏、蒙古、滿族,乃至日本,便是因為它認為它們在漢文化程度上不及自己。朝鮮民族的文化自豪感,相當一部分來自於自己的漢文化程度。比如朝鮮 歷史樂於稱道的公元三世紀王仁給日本帶去了文化,其實王仁所帶去的正是以《論語》和《千字文》為代表的漢文化。

朝鮮民族的漢文化程度之高,也使它獲得了其他民族和國家的尊敬。比如北宋皇帝遣使高麗,「以本國(高麗)尚文,每賜書詔,必選詞臣著撰,而 擇其善者。所遣使者,其書狀官必召赴中書,試以文,乃遣之。」(《高麗史》卷九世家卷第九文宗三)1231年蒙古起兵入侵高麗之初,兩國來往的外交公文, 高麗用的是純正典雅的古文,蒙古用的是粗俗難解的口語;而直到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還對前來朝見的高麗忠烈王說:「朕不識字粗人,爾識字精細人。」 (《高麗史》卷二十八世家卷第二十八忠烈王一)這些都是「面子」上的事情。在外交和國際關係方面,國家的「面子」當然很重要。

因此,總的來說,朝鮮半島利用最接近漢文化圈中心的地緣文化環境,通過長期使用漢字和漢文,直接吸收先進的中國文化,同時提升和發展自己的 文化,並使自己在東亞漢文化圈各國中,上升到僅次於中國、而高於其他各國的地位,以此贏得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各國的尊敬,並因而獲致文化上的自信心和優 越感。這裡面當然會有「事大」的因素,但無疑也包含有智慧的成分。如果不經過這個階段,則今日朝鮮不僅不會有其發達的文化傳統,抑且不會有其基於此傳統而 來的文化上的自信心和優越感。這是過河的橋或高樓的基礎,是不能因時間的轉變而加以否定的。

朝鮮文字的創製和應用

經過約十五個世紀漢字的使用以後,十五世紀中葉,朝鮮民族終於創製出自己的文字。也許是由於已經遲延得過久了,也許是由於對漢字的長期崇拜所引起的反作用 力也隨著時間的推進而與日俱增,也許是由於對其他民族文字的長期觀察,也許是由於民族主體意識的逐漸強化,十五世紀中葉所創製的朝鮮文字,一下子達到很高 的科學水準,而且在民族化的徹底性上也引人注目,成了漢文化圈中一種優秀合理的拼音文字系統。

1444年1月(1443年農曆12月),朝鮮世宗創製了朝鮮字母二十八個,稱為「訓民正音」,又稱為「諺文」。

是月、上親製諺文二十八字。其字仿古篆,分為初中終聲,合之然後乃成字。凡於文字及本國俚語,皆可得而書。字屬簡要,轉換無窮。是謂訓民正音。(《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卷第一百之第四十二頁a)

世宗創製了二十八個字母以後,成之問等八位學者又對之作了詳細的解釋。

世宗創製朝鮮文字的動機,既是為了實用的目的,也是基於強烈的民族自主意識。《東國文獻備考》的《東考》「訓民正音」條云:「上以為諸國各 製文字,以記其國之方言,獨我國無之,遂製字母二十八字。」《訓民正音》一書開宗明義亦云:「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 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為此憫然,新製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矣。」倘將此和後來崔萬理等人反對的理由參研,則可以看出世宗表現了明確的國家和民族 意識。這使他認識到本國語言與中國語言的不同,創製本國文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其他民族創製自己文字的苦衷。在當時尊崇中國文化的時尚之中,他的行為 具有一種勇敢的反潮流精神。

儘管有些儒者攻擊世宗創製朝鮮文字,是輕率冒失和玩物喪志,但是像朝鮮文字這樣合理的拼音文字,顯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創製出來的,一定凝聚 了世宗的智慧和心血。《東國文獻備考》的《東考》「訓民正音」條也提到,當時明翰林學士黃瓚住在遼東,世宗曾派人去向他請教,使者來來往往有十三次之多, 可見世宗態度之慎重。

朝鮮文字既是音素文字,又是音節文字。其子音(輔音)字母橫仿發聲器官和形狀,母音(元音)字母象徵天、地、人三才;筆劃方式學習古篆;用 音合字為獨創,但字母不像其他拼音文字,作線性排列,而是像漢字一樣以音節為單位,構成一個個方塊字,此又模擬漢字;其他又參考梵字和蒙古字等文字。博採 眾長,匠心獨運,方成此優秀合理之拼音文字。正如《訓民正音》各家序文所說,它具有非常完美的表音功能──

凡中國字以形為主……蒙古字以聲為主。今諺文與中國字絕異。(李(言翼))

其字體依梵字為之,本國及諸國語音文字所不能記者,悉通無礙。(成倪)

因聲而音叶,七調三極之義,二氣之妙,莫不該括。以二十八字而轉無窮,簡而要,精而通……字韻則清濁之能辨,樂歌則律呂之克諧。無所用而不備,無所經而不達。雖風聲鶴唳,雞鳴狗吠,皆可得而書焉。(鄭麟趾)

這種完美的表音功能,使朝鮮文字不僅能無憾地表現本民族的語言,抑且能方便地吸收其他民族的語言。過去的吸收和轉化漢字詞是如此,現在的吸收和轉化西洋語詞(尤其是英語詞)亦是如此。

世宗創製了朝鮮文字以後,先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工作。比如以之翻譯漢文經典,或者創作《龍飛御天歌》等等。證明其切實可行之後,才於1446年農曆9月上旬(公曆10月9日,現在在韓國已經被定為「韓國文字節」),正式頒布天下。

朝鮮文字創製並頒布以後,由於時代風尚仍尊崇漢字,所以並沒有馬上流行開來。但是從十七世紀左右起,尤其是在亦受輕視的小說和時調等文學樣 式裡,文人開始使用朝鮮文字進行創作,並把它們加以出版,取得越來越大的影響。在小說方面,許筠的《洪吉童傳》,可說是最初的朝鮮文小說;金萬重的《謝氏 南征紀》和《九玄夢》,以及《春秀傳》、《沈清傳》和《興夫傳》等,都是用朝鮮文字寫成的。在時調方面,《青丘永言》、《海東歌謠》和《歌曲源流》等時調 集先後被編輯出版,改變了過去只有漢詩文集才做編輯出版的傳統。可以說,在通俗文學的創作領域中,朝鮮文字初次顯示了其強大的生命力。

然而,對朝鮮文字和漢字之態度的根本逆轉,則直到上個世紀末葉才悄然來臨。根本的原因是由於中國的日趨衰落,已失去了它在東亞國際秩序中傳 統的領導地位,以及由此而保有的文化上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同時也由於作為世界性潮流的一環,朝鮮人的民族主義意識開始覺醒。由於這樣根本的原因,時代風尚 開始發生巨變,漢字不再享有它曾享有了約兩千年的尊崇,而朝鮮文字則開始作為民族主體性的象徵而受到空前的重視。

時代風尚的變化是逐漸而穩步進行著的,其時報紙用字的變化堪稱晴雨表。1883年,第一家政府報紙《漢城旬報》出版,該報只用漢字。 1886年改為「漢城日報」,復刊,漢字和朝鮮字並用。第一家私營報紙《獨立新聞》創辦於1896年4月,純用朝鮮文字。第一家日報《每日新聞》, 1898年4月創辦,也純用朝鮮文字。由此可見,朝鮮最早的報紙用字,大約以中日甲午戰爭前後為分界線,而由漢字向朝鮮文字變化。這與當時政治方面的動向 保持同步。

從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日本取得對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起,到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日本影響退出朝鮮半島為止,這半個世紀可以 說是朝鮮文字和漢字的混合使用期。其時的官方文件和報紙、書籍都採用新的混合書寫體系,頗類似於現代日文的情況。在日本的殖民同化政策威脅之下,朝鮮語言 和文字被看作是民族精神和文字的基礎,受到民族主義意識強烈的現代朝鮮半島語文學者的深切關注。作為整個朝鮮民族爭取獨立運動的重要一環,研究和普及朝鮮 語文運動一直發揮著重要的啟蒙作用。

1945年8月朝鮮半島光復以後,雖然不久南北分裂為兩個國家,但都採取相似的文字政策,即只用朝鮮文字作為書寫系統,而不再採用朝鮮文字 與漢字混用的書寫系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中國大陸的朝鮮族,從五○年代上半期起,已逐步取消採用漢字。韓國(南韓)則於1948年10月公布了專 用朝鮮文字的法律。在韓國,雖然隨著各個時期文字政策的變化,採用漢字的情況各不相同,但主要只使用朝鮮文字則是沒有疑問的。這與現代日文的情況形成鮮明 的對照。這與戰後盛行的民族主義潮流,顯然亦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創製並頒布了朝鮮文字的世宗,被當作文化方面的民族英雄,而受到極度的尊崇。他的塑像矗 立在每一所小學的校舍前面,和軍事方面的民族英雄李舜臣將軍的塑像左右相對。他的畫像還被印在最大面額的一萬圓鈔票上。在小學生的練習本上,印著「愛國 語,愛國家」的口號。10月9日被定為「韓國文字節」,全民放假一天。反對無限制地使用外來語,強調愛用國語的「國語淨化運動」,作為民族主體性運動的一 環,一直持續不斷地進行。在現代的韓國,朝鮮文字作為民族主體性的象徵,已經受到極度重視。經常可以聽到一些極端的主張,認為應像北方那樣乾淨徹底地取消 夾用漢字,只用朝鮮文字。具有反政府傾向的《韓喬來(譯音)新聞》便以只使用朝鮮文字而聞名。雖然在韓國的幾十家報紙中它顯得與眾不同,但卻也因此常常贏 得有民族主義傾向的青年學生之歡迎。

回顧朝鮮文字從創製到現在的歷史,常常使人驚訝於其命運變化之劇烈。把崔萬理等人上疏中的觀點,與今日民族主義者的觀點放在一起作一對比, 不禁使人懷疑它們簡直不是出於同一民族之口。的確,當朝鮮民族尊崇漢文化時,他們曾遲遲不創製自己的文字,或者即使創製了自己的文字,也遲遲不正式使用 它;但是當朝鮮民族發揮自主性時,他們又能創製出這麼完美的文字,足以自立於世界文字之林而無愧色,又這麼徹底地重視自己的文字,並竭力排除任何的外來影 響。這兩個方面的極端性,在東亞漢文化圈中皆屬罕見,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前一種極端性的行為當中,我們曾經發現過朝鮮民族的智慧;在後一種極端性的行為當中,我們也能發現同樣的智慧。那就是在挑戰地緣文化命運 的時候,不僅努力於學習和吸收鄰國的先進文化,而且只要一有機會,便致力於創造和更新自己的民族文化。唯其如此,所以既能使自己的文化上升到先進文化的水 準,又能使自己的文化保持明顯的民族特性。這正如在挑戰地緣政治命運時,他們在力量對比過於懸殊時,不惜順應以保有自己,在對方衰落以後,又馬上奮起以圖 恢復一樣。

因此,在上述兩種極端性的行為之間,也許的確存在著一種隱秘的共通性,那就是無論是尊崇外國的文化(如歷史上的仰視漢文化),抑是尊崇自己 的文化(如現代的愛國語運動等),其根本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向世界潮流看齊,提升自己的文化地位,並以此求得他國的尊敬。所以嚴格說起來,改變的只是 時尚,而其內在精神卻是一脈相通的。

隨著朝鮮文字日漸受到重視,漢字的命運也開始發生逆轉。漢字先是失去了「唯我獨尊」的地位,和朝鮮文字一起被混合使用。從中日《馬關條約》 簽訂,到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其間的情況大抵如此。然後,從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時起,南北雙方都先後採用取消夾用漢字 ,專用朝鮮文字的文字政策了。

source post [歷史月刊216期]


研究顯示:朋友是青春永駐的祕方

January 24, 2006

別管什麼新發明的葯物或荷爾蒙替代治療法,香港城市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增進社交生活是保持青春最有效的方法。

這篇在二十三日發表的研究結果指出,一群好朋友和好鄰居、快樂的好心情和充足的銀行存款,是讓老年生活更健康、更有活力的重要因素。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授吳錫雄(譯音)指出,社交生活、生活型態、安全的財務、幽默感和積極的人生觀,都能幫助老年生活正向發展。

他強調,特別是良好的社交生活和積極的人生觀是最有力的因素。

報告中指出,一般老年人在五十五歲、六十五歲或七十五歲時,就會出現嚴重的退化,其中女性老得比男性快。

結論指出,許多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的老年人,實際上就是因為他們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比一般人得到更多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同時有較正面的生活型態所致。

這份調查研究是由香港政府委任,針對老年人口進行調查,以找出較好的應對政策。

source post [法新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