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 Buys WebEx for $3.2 Billion

March 22, 2007

News is just breaking that Cisco has agreed to aquire WebEx for $3.2 billion in cash. In 2006, WebEx generated nearly $50 million in profit on $380 million in revenue. They have $300 million or so in cash on hand, so the net deal value is $2.9 billion.

Webex is still ubiquitous (I am asked to view a WebEx presentation almost daily), but it’s expensive and bulky. And if you aren’t on a newish Windows PC, there’s a good chance it isn’t going to work properly. WebEx is exactly the kind of a company that is being disrupted by new web startups, who are creating cheaper and better alternatives to older web applications.

A bunch of startups have launched over the last year to provide cheaper and more flexible alternatives, including open source “clones” of WebEx functionality. Teamslide, DimDim (open source), 1videoconference (open source), Vyew, Live Meeting and SlideShare are all competitive with WebEx in one way or another, and all are better at cross platform collaboration.

source [techcrunch]  2007.03.15


衛浴資訊交流平台

February 7, 2007


Bathroom Taiwan 衛浴台灣成立於2006年的9月,提供產品刊登、品牌推廣、產業報導及社群經營等網路服務。

掌握最精準客群的網路媒體

目前在台灣的平面雜誌中,衛浴仍屬於較附屬的議題,同時業者還有出版量與通路成本的考量,故頁面廣告的價格與實際效益一般來說並不成正比,且實際行銷的客群亦是未知數!然而衛浴台灣掌握了比平面雜誌還要更廣的網路通路,客群不僅更廣,有效行銷的客群更是幾近90%,讓您以最合理的價格購買到最精準的曝光模式。

同時擁有主動性與被動性行銷兩種模式

透過平面雜誌的頁面廣告,將品牌或商品訊息傳遞給消費者,這種模式大多為傳統被動性的行銷行為,原因在於平面雜誌內容涵蓋整個居家或室內設計產業,讀者中有衛浴設備需求的消費者仍佔少數,有需求進而翻閱雜誌的比例更是低。從2004年至2007年,台灣上網總人口已突破1200萬大關,代表著網路媒體的影響力已大幅超越平面媒體,更與電視媒體不相上下;關鍵字廣告也在去年迅速竄紅,堪稱為主動性行銷的代表,也就是將廣告鎖定在有相關需求的消費族群中進行曝光。

衛浴台灣挾著強大的技術平台,確實掌握住衛浴相關關鍵字在各大搜尋引擎的自然排名,精準地抓住相關客群,加上產業中的群聚效益,有效地在主動性行銷中再進行被動性行銷。

設計師與業界入口

衛浴台灣網站囊括了衛浴產業中大部份的品牌與設備,成為許多室內設計師獲取產品資訊的最佳來源。也就是說,衛浴台灣網站就像每年在世貿舉辦的建材、衛浴設備相關大展一樣,不論是廠商、設計師或是消費者,都會聚焦在此。

讀者比平面雜誌多更多

2006年12月份,衛浴台灣單月訪客不重覆到達數突破38,000人大關,共創造了54萬次的網頁瀏覽量,這項數據不僅在同產業中無人能及,更是平面雜誌未來無法追上的門檻。

source [tw-bathroom.info]


DEMO – 矽谷Web 2.0英雄會

November 6, 2006

年九月二十七日,秋初,美國加州南部的聖地牙哥, 三十歲出頭的布萊尼(Sean Byrnes)坐在飯店的大廳裡,看著遊艇碼頭裡的船隻和加州的晴空。喝著啤酒,布萊尼的心情卻完全輕鬆不起來。這個出身長春藤名校(達特茅斯學院電腦學 士、康乃爾大學電腦碩士)的年輕人,一年前辭去了大型電信公司Verizon的工作,和四個大學前後期同學一起合作開發軟體,要讓所有手機都可變身為電子 郵件收發器的軟體。 「我們打算讓所有不夠先進的手機,都具備與昂貴智慧手機相近的功能。」布萊尼已經通過嚴格的篩選,即將在隔天的矽谷科技圈年度盛事DEMO中,第一次發表他們創業的產品。他掩不住的緊張是情有可原的,因為他即將面臨一群極其挑剔而世故的觀眾。參與者緊張又興奮

「既漫長又短暫的六分鐘」

在DEMO裡,有著來自波士頓、矽谷沙丘街(Sand Hill Street,史丹佛大學旁最著名的創投聚落),甚至是大西洋彼岸歐洲大陸的創投家、《財星》五百大企業中負責評估購併案的投資部主管或擘劃企業發展的策 略規劃人員,以及主辦單位精挑細選的一流媒體科技專欄作家,如《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財星》雜誌矽谷分社、《聖荷西水星報》等。

所有人都坐在這個座位早在兩個月前就被預約完的盛會中,布萊尼這個年輕人以及其他六十六家公司的創辦人或技術長,要在DEMO最有名的 「六分鐘上場時間」(6 minutes on stage)中,證明自己的產品有其獨到之處,值得台下這群嬌客詢問、報導,甚至拿出大把鈔票投資。「我從來都沒覺得六分鐘如此漫長,又如此短暫,」下了 台的布萊尼如此透露。

每家公司只有六分鐘時間的安排,對創投家而言極有效率,對創業家卻是十足的考驗。需要完全服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哲學,以簡短的話語傳遞關鍵訊息。即使你在創業過程中典當房子籌錢,花了一年半時間雇人,寫了有十個專利的三十萬行程式,甚至還跟女友分手, 但在DEMO堅持的「讓產品本身說話」原則主導下,沒有人會在寶貴上台時間內吹噓無法驗證的財務、預測或緬懷創業團隊過去的豐功偉業,只有貨真價實地介紹 產品。 「我喜歡DEMO的原因就是,這裡聽到的廢話很少。我對克莉絲.敘普利(Chris Shipley,DEMO的創辦人之一與製作人)這種每家公司只有六分鐘的安排印象深刻,」一家連續出席十年,並投下上千萬美元的歐系創投家如此評論。

科技業年度選秀會
從數百家挑出精英決勝負

就像年復一年,永遠有年輕人懷著明星夢飛到紐約百老匯、洛杉磯好萊塢試鏡一樣;在科技業裡,在商學院或工學院的課堂上,永遠都有夢想自己會 成為下一個Google、Yahoo!、MySpace創辦人的夢想家、創業家、軟體工程師,不分男女、種族、年齡、背景,爭取這個科技業大舞台的登台試 鏡機會。

每個溫暖的加州春天,七十家來自全球各地,從數百家競爭者中雀屏中選、規模不一的公司,帶著他們創業的產品雛形或即將問世的新服務 (Yahoo!跟Skype都曾在DEMO舞台上展示過),登上這個廣受矚目的技術競技場,連Google現任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十二年前任職昇陽電腦技術長(CTO)時,也曾在此發表Java這個全新的跨平台程式語言。Java為往後幾年的網路軟體發展者,提供 了創新的基礎,影響了無數網路服務甚至是無線網路服務的面貌。

根據統計,光是去年DEMO第十五年(DEMO@15)舉辦的兩天內,就有三億美元的創投資金,投進上台發表的公司。有些產品從這裡出發,踏出他們成為家 喻戶曉知名產品的第一步:第一代的Palm Pilot、最早的線上券商E*trade、網路拍賣市場中不可或缺的小額交易平台PayPal、改變美國大眾電視觀看習慣的TiVo,都是過去十年中 DEMO有名的「校友」(DEMO alumni)。 其他沒有那麼幸運的公司,雖然在此獲得短期的媒體關注甚至資金挹注,卻永遠沒有成長到足以上市或被收購的規模,就像那些唱片產業裡的「一片歌手」一樣,消失無蹤。

比產品也比表演
兩天內七十種創意大車拚

六十幾家公司在兩天內輪流上場,又只有短短六分鐘,如果沒有精心設計讓台下觀眾們留下印象的演出,就意味著媒體曝光機會及募資機會的流失, 因此每個人都費盡力氣打造經典的「演出」(show time):有人在台上彈吉他,有人在台上唱雙簧,有人在上台前一周就失眠,上台當天還是緊張到啞口無言;也有人像是規劃搖滾演唱會一樣,給了主辦單位一 張「DEMO分鏡表」,標示燈光師該在第幾分鐘切燈光,音效人員在第幾分幾秒該播放介紹產品的饒舌音樂等。

現在已經成功的Six Apart創辦人班恩.卓若特(Ben Trott),甚至把自己的老媽當神秘嘉賓請上台,現場使用他們的TypePad(該公司招牌軟體),以傳遞「我們的部落格軟體,連我六十歲的媽媽也會 用」的訊息,搏得滿堂彩,並獲得當年的「DEMO God獎項」(每年六家登台表現贏得最佳迴響的公司)。

看秀是有趣的,但是好的秀導跟成功的企業經營者,不存在全然正相的關係。「我們有句老話說,上台表現得最好的CEO,得到最多掌聲的產品,最後也許會變成 一家無足輕重的公司,而在場上緊張到發抖的老兄,搞不好五年後會把公司帶上紐約交易所!」一位自網路時代以來就出席DEMO的老鳥,身兼數家《財星》五百 大公司網路策略顧問的部落客如此評論。「但是這種在兩天之內見識到六、七十種創意的場合,不只是產品創意,還有這些人呈現他們產品創意的巧思,是絕對會讓 人上癮的。」 拔得華文媒體頭籌
盼為台灣科技業催生質變

二○○六年,《數位時代雙週》成為第一個被DEMO邀請的華文媒體,遠赴南加州越洋採訪這個科技選秀會。希望這個專題,可以為台灣科技產業帶來一些新的看法、新的勇氣,甚至催生一點點質變。

誠如創辦人敘普利(Chris Shipley)所言:「或許有一天,會有來自台灣的網路公司,登上DEMO的舞台!」衷心盼望,在硬體業已有傲人成績的小島,也會在網路服務或其他創新科技,靠著開放的文化和骨子裡的創業精神,在華人世界裡催生出更多科技傳奇。

source [數位時代] 2006.11.01


企業減資非好事

November 6, 2006

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周大張旗鼓地啟動「大投資」及「大溫暖」計畫,準備三年投入1.16兆元,推動企業投資台灣;諷刺的是,原應為投資主體的上市上櫃公司, 近來卻一個個宣布減資,且減資幅度一樁比一樁大。從財務報表上看,公司短期的財務體質會變得緊實一些,故而證券市場也多給予這類現金減資掌聲肯定。但是, 從企業永續經營的角度來看,減資效應並非如此單純;對台灣長期經濟發展而言,也絕對是個警訊,其間成因錯綜複雜,政府不能無動於衷。

台灣法制採大陸法系,對公司的資本一向採取較為嚴格的認定,以提供債權人、供應商等關係群體較為堅實的保障,建立穩定的商業往來環境。因 此,台灣對公司設立訂有最低資本額規定,還會進行資本額查核等,也不樂見公司減資,公司法對企業買回自家股份等有實質減資的行為,更是從嚴限制。故而以往 的公司減資,多以彌補虧損為主,即股東認賠,是不得不然的決定;有時,減資還是引入資金新血、重新再出發的必要之惡。

但這樣的觀念已隨著經營現代化、經濟全球化而轉變;政府亦在法規面鬆綁,例如認同庫藏股制度在維持公司信用、獎勵員工的積極價值,允許公司 買回自家公司股票,並同意在必要時,將庫藏股註銷減資。因此,過去幾年來,屬於庫藏股的減資行為急速增加。根據統計,上市公司辦理減資的家數,在2001 年前還是個位數,當年起暴增為101家,近五年都大致維持百餘家的水準,即與庫藏股的普遍化有關。

這一波的企業減資潮,則與彌補虧損、實施庫藏股大不相同;不僅企業多處於獲利狀態,且減資幅度遠大於庫藏股,是將現金發還股東,如同以資本 做一次盈餘分配。這類現金減資廣受市場歡迎,因高科技業前幾年積極運用盈餘轉增資「股票換鈔票」,但資本大量累積後獲利能力未同步提升,在每股盈餘不易提 升下股價難有反應;相對的,減資不僅可使以股本為分母計算的財務指標好轉,對於每股淨值、每股盈餘的提升,更可收立竿見影之效,有助於推升股價。

然而,短暫的市場掌聲,不是永遠的榮耀。對屬於成熟產業周期、營收與獲利長期以來均屬穩定、擁有足夠的短期可運用資金等企業而言,以減資將 部分股本還給股東,不見得是件壞事,亦有助於股東的資金運用。但是,從企業永續經營及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企業減資風潮的擴大,其所代表的另一層意義, 卻是非常負面的,實不容小覷。

首先,投資人要認清的是,企業減資對每股淨值或盈餘的提升效果,原則上只發生於當期;若企業的營運績效未見提振,甚至獲利能力不進反退,則 投資人的持股總價值仍難保證提升,甚至可能萎縮。此外,企業減資也是有風險的,因為證管機關在公司辦理現金減資後一定期間內,通常不會核准其增資案;且資 本縮減後,也會一定程度影響其籌資能力,而企業在減資前都會將此納入考量。因此,減資對企業而言是重大經營決策,這既意謂企業短期內沒有增資擴充的計畫, 也代表國內沒有具投資價值的機會。無論何者,都將影響削弱台灣產業的長期競爭力,也會限制成長的速度。

更令人擔心的是,一家家企業或大或小幅度的減資,是在進行蓄意的慢性撤資台灣;而在西進投資大陸40%上限的箝制下,這種可能性不低。眾所 周知,不少上市上櫃公司投資大陸逼近上限,為求進一步擴張,要求政府鬆綁的呼聲愈來愈猛烈,但政府未有回應。在資金運用受到嚴格管制下,減資成了企業自力 救濟的重要手段;即大股東透過減資程序拿回現金,讓資金的運用不再受限,而得以依經營需要進行必要的大陸投資。就這樣,企業資金一點一滴地撤出台灣,政府 卻渾然不知;不只台灣經濟競爭力跟著流失,一旦企業完全切開與台灣母公司的關係,台灣也無法再分享企業大陸投資的成果。這代表,限制企業投資大陸政策的反 效果愈來愈大,政府別再視而不見。

source [經濟日報社論] 2006.10.31


賭場霸主 澳門超越拉斯維加斯

November 6, 2006

 

素有「東方蒙地卡羅」之稱的澳門,被評估即將取代拉斯維加斯成為全球最大賭場。美國頂尖賭場、航空及旅館分析公司「全球分析家」 (Globalysis)於二00六年八月三日公布預測表示,今年澳門的賭場營收可達六十八億美元(約台幣兩千兩百三十八億元),將超越拉斯維加斯,躍居 全球最大賭博市場。

澳門開放賭牌競標 打破專營局面

由何鴻燊主導的「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堪稱澳門經濟主要支柱,曾獨占澳門賭博業長達四十年。二00二年二月八日,澳門政府開放賭博執照,取得者共三家 公司,分別為原來唯一的專營公司「澳博」,以美國永利集團為股東的「永利度假村股份有限公司」,及香港呂志和家族的銀河娛樂與美國威尼斯人集團 (Venetian,經營金沙賭場)為主要股東的「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

澳門政府允許三張賭牌持有者可「轉批一次」,包括「三間正牌、三間副牌」,也就是說,三張賭牌可分屬六個玩家。銀河將賭牌轉批給「威尼斯人股份有限公司」 (金沙),澳博轉批賭牌給何鴻燊女兒何超瓊與美國美高梅的合資公司「美高梅金殿超濠股份有限公司」,永利則將另一張賭牌轉賣給澳洲出版廣播公司(PBL) 與何鴻燊兒子何猷龍共同成立的「百寶來娛樂股份有限公司」。澳門政府表示,暫時不會再發放新賭牌。

二00四年五月開幕的金沙賭場,是第一間挑戰澳門賭王何鴻燊四十年來獨占事業的賭場,生意之好,讓老闆開業不到一年即回本。二00四年七月,銀河旗下賭場 亦搶進市場,二00六年九月,永利也開始投入。澳門打破賭博業專營局面後,激烈的競爭提升了服務水準,並帶動觀光業明顯成長;各家業者把餅做大的結果,使 政府稅收亦創新高。

大陸客捧場 澳門賭場營收扶搖直上

澳門面積僅二八點二平方公里,是澎湖的五分之一,卻靠賭發財,一面全力掃蕩黑道,一面積極吸引外資,立志成為「亞洲的娛樂首都」。中國自二00三年開放內 地人民至港澳觀光,二00六年五月的摩根大通銀行(JP Morgan)報告指出,澳門賭場百分之九十四的遊客來自於大中華(香港、中國與台灣),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國旅客。

分析師葛拉維茲(Jonathan Galaviz)說:「全球賭場業將亞洲視為開發市場的戰略良機。」他估計,亞洲賭博業每年營收可能高達一千億美元,其中只有百分之二十合法。澳門是中國 唯一開放博奕的地區,大陸客選擇來此一賭,也是自然。就舉最近的中國十一國慶的例子來說,永利賭場光在黃金周就售出約九億美元籌碼,生意「好到令人難以置 信」,反觀香港則冷冷清清。

正在享受經濟改革果實的中國人,豪賭是出名的,根據一項統計,中國人在境外賭博,每年花費六百億人民幣(約合台幣二千四百億元)以上。雖然到拉斯維加斯的 賭客較多,但到澳門的中國賭客下的籌碼更大,故澳門賭業的收入將比拉斯維加斯高。十三億人口加上經濟起飛的優勢,大陸客的捧場,的確是澳門賭博業如坐雲霄 飛車一飛沖天的最大關鍵。

美國拉斯維加斯 豈甘寶座拱手讓人

美國拉斯維加斯原是鐵路前哨,曾是美國唯一能夠合法賭博的地方,因而在荒涼的內華達沙漠中興起,建立賭城至今已逾百年(二00五年為百年慶)。從原本的從 「罪惡城」(Sin City)到現在的「世界娛樂首府」(the World Capital of Entertainment),拉斯維加斯經濟幾乎全靠觀光業維持,其崛起可說是沙漠中的一頁傳奇。

但因近來受到美國經濟走軟、汽油價格高漲的壓力,最富有的豪客們雖仍在賭檯上一擲千金面不改色,但邊緣賭客的口袋卻受到抑制,使二00六年拉斯維加斯的賭場營收成長慢了下來,賭場王座亦受到強烈挑戰。

拉斯維加斯不是沒有經過狂風暴雨的考驗的,她雖曾是美國唯一賭博合法之地,但沒多久全美各地便紛紛放寬賭博禁令。在猛烈的挑戰中,拉斯維加斯卻始終維持第一名的地位,除了專業之外,行銷的成功也是關鍵。面對澳門兵臨城下的威脅,且看拉斯維加斯如何接招!

source [聯合新聞網] 2006.10.30


荒謬的軟體專利權

November 2, 2006

台灣軟體業者開發的軟體,絕大部份都有違反智慧財產權的嫌疑。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聳動,但絕不誇張;事實是,這句話即使把「台灣」兩個字拿掉,也都還是真實而正確的;只不過某些習於用美國人的角度思考而對台灣有點自卑的人,會比較不相信而已。

最近,藍色巨人IBM結束了長達四年的協商而正式向美國德州東區法院控告著名的亞馬遜網站侵犯了它的多項軟體專利權。好笑的是,這叫做大水沖倒龍王廟,亞 馬遜正是多年前申請「one-click shopping」軟體專利權,而於1999年控告它的主要競爭者邦諾書店侵權,以致引發了全球軟體界一場「軟體該不該用專利權保護」大論戰的主角。當時 的亞馬遜所主張的專利權,很有可能會窒息全球電子商業的發展,如今IBM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十分有趣。

長年在美國價值的宣傳下,許多台灣人總以為智慧財產是個普世價值,是個基本權益;其實不然。知識是全人類共有的,不是任何人獨有的;這才是普世價值。當今 人類社會的發展,來自知識;不僅每一個人日常生活都在利用、分享別人的智慧,而且現今任何一種新知識的發現,也都需要運用到許多前人的智慧。所以,任何新 知識的出現,也是全人類應該共有的,不是新知識的提供者所可以獨佔的。

問題是,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結構下,知識常常不能直接拿來當飯吃,而許多有用的科技也都不是一、二個人可以獨力發明的,知識是需要被投資的。所以,知識要發 展,就需要鼓勵對知識的投資。而智慧財產權就是用來保護、鼓勵對知識的投資,其保護的方式,就是給予新知識在商業上的特殊利益。問題是,一方面有人得到商 業利益的保護,另一方面就必然會有更多人對於新知識的自由使用權被剝奪,這也將不利於新知識的應用與更多新知識的發明。所以,這就陷入了矛盾的狀態,也就 是,智慧財產權不能保障不足,但也不能被過度保護;智慧財產權的保障是個利益平衡的問題,不是個天賦人權、是非對錯的問題。

既然是個商業利益問題,在資本主義高度畸型發展的美國,當然智慧財產權問題就容易會被高度扭曲。不幸的是,美國自1970年代開始國內製造業大規模外移、 萎縮,貿易赤字驚人;美國經濟必須仰賴服務業的輸出以及研發的回收來平衡,這也代表著智慧財產權就是美國的國家商業利益,美國政府當然會迫不及待地要將它 自己畸型發展的美式智慧財產保護政策向全球輸出,而毫無還擊能力的台灣當然首當其衝。

弔詭的是,比其1970年以前,現在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恐怕應該更寬鬆,而不是更多、更嚴厲;問題在於平均知識水準的提升與資訊的容易取得。

在阿基米德乃至愛迪生的時代,從事研究的人口較少,而資訊的取得也是不易的。如果瓦特在發明蒸汽機之前就不幸病死了,人類許多知識的進展可能要延後好幾 年;但即便如此,瓦特也是得自他人的靈感才發展出合用的蒸汽機,沒有瓦特,蒸汽機照樣會被發明出來,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時至今日,因為資訊太容易取得了, 同一樣東西,可能同時會有許多組人馬同時花費了許多資金在進行開發;只是勝利者得到專利,但失敗者則得到極為嚴厲的懲罰。可怕的是,由於專利權被美國人弄 得太浮濫了,以致於現今任何較複雜的新發明、新產品,免不了都要碰上許多大大小小不同的專利,這種局面幾乎阻斷了許多中小企業開發新產品的動力。中小企業 是創新的最豐富來源,專利權的過度保護與浮濫,現在反而成了創新發明的最大阻力。

這叫專利地雷,大大小小的科技企業都會碰上。連著名的蘋果電腦公司,在申請iPod上知名的圓型觸控式播放面板的專利權時,都因IBM已經先送件申請了, 而被美國專利局駁回。雖然iPod的上市早於IBM的申請,但IBM申請專利時必然已經考慮到這一點,究竟誰才是領先的發明人目前還很難講,但未來的發展 必然也是十分詭異而有趣。同樣的,台灣廠商開發MP3播放器也比iPod早了許久,如果當時台灣廠商在開發過程中,能留下充足的時間證據,則恐怕台商今日 會有很多和MP3播放器相關的專利可以申請並拿來威脅別人。

軟體專利權的問題,比其它專利權更為嚴重。原因是,今日的軟體其實並不能只靠單一的創新想法而成為產品,而是要靠許多不同的機能、不同的零件堆砌起來的; 而這些機能常常是許多很自然的想法及概念轉換出來的,英雄所見略同,做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像。但基本上,軟體的發展就是靠這種知識、技術的分享為動力。一但 軟體專利成為主流(事實上,現在已經隱然如此了),則軟體專利權一定會發展到寫任何軟體都會碰上專利權,就和做電子商務的必然都會碰到亞馬遜的「One- Click Shopping」以及IBM控告亞馬遜的廣告機能及超鏈結一樣;這樣一來軟體工程師將會在開發任何軟體時,都寸步難行;要先付一筆可觀的專利查詢費用及 授權費用,才可以寫程式。這很荒謬,但會是在美國強權以及其荒謬的智財權過度保護之下,必然的局面。

過去,台灣的中小企業不論是寫軟體或開發技術,都不喜歡寫計畫、寫文件、寫工作日誌,更不喜歡做程式控管、流程控管;以後隨著軟體及各式專利權的益形浮濫,這些壞毛病將會成為發展的最大致命傷。

source [數位時尚@live雜誌2006年11月號]


網路創業家 – 部落格賺錢高手

October 11, 2006

部落格遍地開花,但是大部分人只把它當做風流自賞的興趣嗜好,不知道用心經營,小網站也能賺大錢,野心大一點的話,還可以建立「線上帝國」。 邁可‧艾林頓(Michael Arrington)就是最好的例證。現年36歲的他,因為筆耕TechCrunch部落格而竄紅。這個網站,人氣沸騰,每個月有超過150萬的讀者經常查看他的網站,FeedBurner RSS訂閱人數達12萬1159人(2006年9月27日的數字)。

「小小研究員的學習之路」部落格2006年9月22日發表「Michael Arrington何許人也?」的文章說,SiteMeter(一種網站流量統計軟體)顯示TechCrunch平均每日總訪客數(Visit)為四萬多,總瀏覽量(Page View)達到六萬多。而且,TechCrunch的文章產量驚人。2006年8月登出175篇文章,平均一天接近6篇。

最重要的是,幾個月前,TechCrunch改版,騰出六個小格子,宣布出售廣告版面。不到幾天的工夫,這些版面搶購一空,艾林頓開始撈進大把鈔票。Business 2.0的一篇文章說,艾林頓每個月的廣告收入是6萬美元,合新台幣將近200萬元。

實際的收入也許更高。一篇部落格文章以「Techcrunch.com的邁可‧艾林頓是百萬富翁」(Michael Arrington of Techcrunch.com is a Millionaire!) 為題,逐項替艾林頓算帳,結論是每個月少說有8萬5000美元的進帳。對一個以「搖筆桿」維生的部落客來說,能賺這麼多錢,實在叫人撟舌不下。 艾林頓的部落格,介紹、追蹤和探討Web 2.0的新科技、新產品和新創公司,2005年6月11日登出第一篇文章。2006年稍早,廣告收入只有約6,000美元的時候,他深信部落格可望帶進的 巨大財富就在眼前,於是毅然辭去白天在一家新創公司擔任總裁的工作,把全部的時間投入專心寫作部落格文章。

根據Business 2.0的報導,2005年,艾林頓在南斯拉夫貝爾格勒參加一場單身派對時,有個矽谷創業家向他提出根據Web 2.0新技術創立事業的構想。艾林頓開始研究這股新興的科技趨勢,卻找不到一個完整的來源,於是邊蒐集相關資訊,邊張貼在部落格上。他說:「那純粹是一種興趣。」

讀者上門了,流量增加得很快,愈來愈多人擁向TechCrunch閱讀新創事業的內幕消息和分析、評論文字。隨著TechCrunch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想找人寫些捧場文章的創業家,抱著朝聖的心情找上艾林頓,向他做產品展示說明。

TechCrunch的RSS訂閱人數達到53,651人時,第一回合資本公司(First Round Capital)的總經理喬許‧柯波曼(Josh Kopelman)有感而發,在他的部落格「紅眼創投」(Redeye VC)上,寫了一篇題為「53,651」的文章說, TechCrunch給一家公司正面的評價,那家公司很快就會有最初的五千到二萬五千名使用者上門。由此可見知名部落客能夠發揮什麼樣的影響力。

Business 2.0說,艾林頓是矽谷的明日之星。他的文字經常被人引用,也不時參加研討會,分享自己的見解。例如,他在舊金山舉行的「網路應用的未來」會議上,點出西 雅圖的新創企業Jobster和Zillow.com「值得注意」。又說,如果可能,他想當Digg(請參考拙作「Digg.com:首頁新聞由你決定」)的執行長。他也看好Facebook(請參考拙作「Facebook風靡美國大學校園」)、YouTube、Photobucket、Zoho等網站的未來。

因此,有人形容艾林頓是Web 2.0的超級部落客和崛起中的「媒體2.0大亨」。他在名為「新新網際網路:企業的Web 2.0」研討會上,發表精闢的分析,說明如何在Web 2.0時代有所成就。很遺憾,依他的看法,「好運」排在成功因素的第一位。

艾林頓在加州和英國沙里(Surrey)長大成人。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念了一年之後,轉學到洛杉磯附近的克萊蒙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主修經濟學。後來繼續到史丹福大學法學院進修。 畢業後,艾林頓除了創立過不少名不見經傳的新事業,1990年代也曾經是矽谷知名法律事務所威索古洛(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的法人律師,負責許多科技公司的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創業資金募集、併購案。客戶包括理想實驗室(Idealab)、網景 (Netscape)、皮克斯(Pixar)、蘋果(Apple),以及一些新創企業、創業基金和投資銀行。那段時間建立起來的人脈,在他撰寫部落格文章 時,也提供一些不為人知的資訊。

現在,艾林頓更進一步推出海外版TechCrunch,包括TechCrunch France、TechCrunch Japan、TechCrunch UK。法國版和日本版是從主網站TechCrunch張貼的文章翻譯過去,再加上一些原創性的內容。英國版則主要登出適合當地閱讀的文章。

不只如此,2006年8月他還推出人力仲介網站CrunchBoard,供Web 2.0公司張貼求才廣告,每則收費200美元。據報導,CrunchBoard開站第一個星期,便有75則求才廣告登出,總收入達1萬5000美元,折合新台幣將近50萬元。

網路創業家系列》

意外的當紅副產品——Flickr
MySpace.com實現搖滾明星夢
Squidoo:人人都是專家
Digg.com:首頁新聞由你決定
怪物網(Monster.com)吞噬線上人力仲介市場
Freecycle化垃圾為珍寶
Facebook風靡美國大學校園
Plaxo幫你自動更新聯絡人資訊
Snocap要當網路音樂的合法推手
無所不包的企業服務平台——瑞爾登商務
既解放又破壞的力量──craigslist
「老友重逢」─簡單的點子,白花花的銀子

source [udn]


線上音樂網站除了合法以外的3個成功關鍵

October 5, 2006

Bookmared article posted on October 4th, 2006 by Mr. 6m   最近線上音樂軟體又開始熱門了起來,剛與IFPI達成和解ezPeer已獲中華電信、大眾玫瑰唱片出錢投資。而同樣和解的飛行網旗下的Kuro也已經得到上市公司驊訊青睞,後者取得經營權後重新開設子公司創聯網。另外,已開發合法線上音樂長達三年的KKBOX,熱望赴大陸做合法音樂,也順利籌得來自國內某大創投的二~三億台幣資金。 

表 面看起來,這些公司的成功是因為它們紛紛揚棄了免費盜版音樂模式,開始賺安心錢,所以得到了朋友一起投資合作。不過,雖然「合法」是商業的基礎,但其實它 只是一個最基本的基本,真正的故事不只這樣。今天線上音樂之所以成為國內軟體界唯一的紅火,因為它帶來了一些很特別的「價值」,值得大家研究一下,為創業 家苦思已久的一個問題尋求解答。 

在硬軟不平衡的台灣科技業生態下,台灣的網站與軟體創業家常常在問的這一個問題就是:「軟體創業家和硬體廠商的合作中,軟體要出什麼,才能真的很有價值?」這個價值很重要,製作一個網站,理論上雖然不必任何人的幫助就可以通到美國總統布希的家裡,可是軟體創業家有時也需要資金、需要伙伴來讓它從萬萬間公司中脫穎而出,而這個社會主要的經濟支幹還是在傳統製造業、傳統媒體業、傳統服務業,還有「傳統科技業」,想辦法和這些人合作,是台灣軟體創業家的成功捷徑。然而目前的情況是,硬體廠肯買最好的晶片、和晶片廠以抽成方式共同獲利,卻不肯買最好的軟體,頂多只願付一筆苦勞錢的NRE 開發費打發軟體創業家,因為硬體廠老是認為軟體很簡單,自己養團隊來做就好了,當然台灣也很少看到夠水準的軟體公司可以與這裡世界級的硬體公司搭載出售,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只要軟體公司向硬體廠展現了他們有興趣的價值,不但可以立刻得到資金的援助,也可以有了源源不斷的跟著搭載出國的機會,格局全然提升。  

問題就是,軟體創業家靠一個網站、一個軟體顯然無法吸引硬體廠或硬體創投的注意,有什麼附加價值可以讓創業家得到更多機會? 

第一個價值,就是「有商機的內容」,軟體公司製作出一個空邏輯工具,經營一陣子後,本身的價值除了那個空殼還有裡面的內容;在網路上開放,更是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三教九流的「內容」。線上音樂網站在這一點有個優勢,就是美國那個已經被其他公司看得口水直流的「iPod + iTunes」的 超賺錢成功模式,蘋果一家公司搞封閉式的播放器加播放內容,分明就是超級大壟斷,業界卻睜隻眼閉隻眼,因為目前也唯有封閉式系統才能有效解決網路上的盜版 音樂問題,所以台灣的硬體廠現在都在覬覦iPod的商機,除了開發像iPod的各種新使用介面的硬機器,也一定要考慮iTunes的「軟對應」。線上音樂 網站根本不必對硬體廠多費唇舌說明自己的價值,只要一句話就可搞定一切:「我的內容,幫你變成iPod。」這是已上市的音效IC設計廠驊訊之所以入主 Kuro的主要原因,也是其他廠商華碩、瑞昱考慮跟著入主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價值,是「高會員數 x 高加值費」ezPeer的合作案中,中華電信Hinet玫瑰唱片, 一個擁有200萬會員,另一個則擁有31家店面與30萬會員,而ezPeer所提供的服務的未來的會員費將訂價在149元,下載至手持式裝置則為249 元,假設沒有重覆,中華電信將瞬間擁有一個可以大幅增加其ARPU的加值服務,玫瑰唱片與原ezPeer之間也將瞬間取得互相的會員量。以三家相加的 250萬會員總數來計算,這門生意可是有每月十億元以上的實力,而ezPeer的母公司iPeer在上海還另有載易國際公司,隨時可放眼大陸龐大的音樂市 場,所以,網站創業家若有本事為其他公司的會員帶來高付費的服務,不然就本身先吸引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會員數,兩者則一,就會有一些硬體或傳統服務廠商跑來找合作機會。 

第三,也是最有效的價值,是「關鍵合作伙伴」!創業家創了網站,往往只注重使用者的感受,在家努力的做出全世界最棒的網站, 出了大門,唯一拜訪的只有願給他錢的金主,認為「除了錢之外自己都能搞定」。事實上網站創業家在業界所牽連的「關鍵合作伙伴」可以一手帶起一個爛網站;而 一個設計得很棒的網站就算資金再雄厚,若沒有得到關鍵的合作伙伴恐怕就是永遠像個扶不起的阿斗。台灣第一間合法線上音樂的iMusic雖有年代集團在後稱腰,卻不幸在2005年就不支倒閉。除了時機不對(消費者還沒有購買網路音樂的習慣)外,年代集團所能帶給iMusic的並不是關鍵的合作價值,因此無法帶來其它更多的合作伙伴,變成自己關門在玩車。(當然像網勁科技興奇科技又是太直接的關鍵合作伙伴Yahoo!奇摩,以致於疑似被它吃死死,但即使如此也得到創投投資) 

講到「關鍵合作伙伴」,不得不提到KKBOX的成功之道。創業家往往覺得找伙伴是公關的事情,事實上,真正強大的合作關係,卻可以軟體技術、軟體設計來發生!很奇怪?KKBOX的使用流程應該是國內設計得最順暢的網站之一,但令KKBOX的創業家最驕傲的,據說並不是和使用者的界面,而是和唱片版權業者的界面,為了讓國外紐約的那些唱片業者放心授權,KKBOX每個月均自動產生一個非常詳盡且互動的線上報告給這些業者,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這個月的周杰倫被點了多少次、蔡依林被點了多少次。 

KKBOX 首創的設計,也巧妙的減少了合法的免費音樂與不合法的免費音樂的差異(注意:兩者都是免費的比較下),對於使用者而言,還是有機會合法的享用(試聽)免費 音樂;對於唱片業者而言,也可以放心的將音樂交給KKBOX。得到了唱片界的信賴,據說KKBOX的收費模式「每個月xx元定價」和蘋果電腦的 iTunes採用的「每首歌一元」的利潤比率相比,KKBOX竟然比iTunes還要高了二~三倍,主要原因是唱片公司看到KKBOX只有試聽功能,無法 下載就跑,因而抽得較少,也讓KKBOX賺得較多。這是合作成功的表現。而KKBOX現在要去大陸發展,他們要談的音樂合作伙伴,正是同一批國外音樂授權 商,而這些廠商早已與KKBOX愉快合作了二年,難怪KKBOX可以順利取得赴大陸的資金。 

Yahoo!奇摩推出了合法線上音樂服務,目前排行第四,或許有天會出手買下KKBOX、Kuro、ezPeer其中一間,但重要的是,這三間線上音樂網站還不見得想賣給Yahoo!奇摩,因為他們還有太多的創投、太多的企業伙伴可以找,有太多的市場可以去牽連。和國內其他網站創業家目前被Yahoo!卡住的情況比較,成也Yahoo!,敗也Yahoo!,三間線上音樂廠商卻不必求R小姐給她們一線生機,你說,網站創業家怎麼不應該和他們學幾招?

source [Mr.6]


讓Yahoo!奇摩害怕的無名小站

September 12, 2006

○○五年初的寒冷夜晚,無名小站的站長群簡志宇、林弘全、邱建熹三人拖著疲累步伐,在夜半 時分爬上一棟四層公寓的加蓋頂樓,準備鑽入橫在簡陋客廳地上的三綑睡袋。當時他們只想溫暖地睡上一覺,誰也沒想到,當時看似落魄的他們,創造了今日台灣流 量第二大的網站,僅次於成立已有九年的台灣知名網站雅虎奇摩。無名小站,一個結合部落格、網路相簿、社群和電子布告欄(BBS)的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目前擁有二百五十萬有效會員,會員人數每天以五千到一萬人的速度增加中。

每天牽動二十萬名網友的心
根據Alexa網路流量資料,無名小站的全球平均排名已晉升為第三十二名。無名小站的流量超過了全球最受歡迎的相片網站Flickr(排名 四十),也超過了美國網路元老AOL(排名三十六),和CNN網站的排名在伯仲之間,勝過日本的樂天市場和Livedoor,也強過Digg。

締造這項台灣驚奇的,是六個不到三十歲的七年級生,而整個無名小站的使用者,也有六○%是年齡在十六到二十四歲的七年級生,再加上八%的八年級生。

這樣一個由年輕人搭建起來的Web 2.0網站,如果晚上忽然當機一小時,估計有二十萬個年輕人手足無措、失魂落魄而不曉得該做什麼好。當然就更別提這樣的超人氣網站,已經吸引廣告客戶的目光,今年營收將上看兩億元台幣,預估其中有五成來自廣告收入。

無名小站是在二○○五年初決定商業化的。頂著光頭,綽號小光的林弘全,現在是無名小站的產品發展事業部協理,說起那時,「因為熱水器裝在室內,窗戶不能關,我們就像在戶外睡覺的感覺,早上醒來,感覺胸前一片露水,起床後手腳僵直,又立刻趕往辦公室去修改程式。」

靠著天時.地利.人和竄起
「那一年冬天,真的好冷、好冷!」想起那年離開學校到台北工作的情形,小光眼角閃著晶亮。

除了創業維艱,無名小站能夠突然發跡竄起,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無名小站董事長兼總經理的簡志宇說,這一切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是無名小站很幸運地趕上Web 2.0媒體平民化、人人渴望分享的時代潮流;地利是無名小站發跡於交通大學,感謝交大師長的鼓勵創新與協助;人和則要感謝所有喜歡使用無名的網友,以及無名的投資者和一起願意為無名打拚的夥伴和員工。

一九九九年,簡志宇是交大資訊工程學系的大一新生,因為興趣而架起BBS。無名小站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就只是個名字,而「英文名字wretch是翻字典找的,這個字有點叛逆,帶點搖滾的味道,但感覺很酷,就用下來了,」簡志宇表示。

當時無名小站並沒有什麼人知道,就是幾個資工系的朋友在使用,口耳相傳後,逐漸成為系上最多人使用的BBS。

簡志宇說,考上研究所後,時間充裕,喜歡在網路上看美女照片。大約在二○○三年,身邊許多同學開始有了數位相機和女朋友,他們出遊後,想把照片擺上網路、與朋友分享,卻找不到好用的地方,在「貢獻所學、滿足別人」的虛榮心驅使下,他應朋友要求寫了相簿程式。

二○○三年九月,無名小站推出網路相簿功能,「一出來,當然是狂抱怨,」簡志宇大笑。為了消弭抱怨,好勝的簡志宇不斷改寫程式,逐漸地抱怨 聲減少,讚美變多。接著無名小站又應「使用者需求」推出部落格功能,只要用一個帳號,就能使用「BBS+相簿+部落格」服務。這太方便了,在網友奔相走告 之下,無名小站的人氣從交大向外擴散,使用者遍布各大專院校。

由於相簿和部落格的帶動,無名小站的流量大增。二○○四年八月,《中國時報》報導了無名相簿在年輕世代裡的大膽使用行為,更讓無名小站聲名大噪。

大當機後開始思索未來
由於無名小站愈來愈大,簡志宇一個人已經管不動了,於是拉了資工系計算機中心(系計中)工作的學長和學弟一起來管。二○○四年年中,無名小站的會員已達二十萬名,流量和使用率很大(使用七百二十小時後,可有五百MB的空間),讓無名小站不堪負荷。

原先無名小站是拼湊系計中「淘汰但仍可用」的機器和硬碟,系計中也因為分散式架構的學術計畫,分配了一些硬體資源給無名小站。然而無名小站 的高流量卻讓大家提心吊膽,每到晚上尖峰時間,簡志宇說,就像韓信點兵般,隨著使用狀況隨時動態調配機器,一直要到凌晨以後,流量逐漸變小,大家才鬆了一 口氣,「呼,又平安地度過了一天」,趕緊回宿舍睡覺。

「更動過的架構,等晚上再回來看今天會怎樣,就這樣一天過一天,每天都很累。」有時候也曾想,「早知道如此,一出生的時候,就弄死,」簡志宇笑著引用母親嫌他長大調皮時,常和他說的玩笑話。

也因為這些夜半「調機器」的戰鬥活動,讓簡志宇和計中的學長、學弟們成為無名的團隊。從此,簡志宇、吳緯凱、林弘全、邱建熹、陳軒盷和潘韋丞六人成為站長群,培養出堅定的合作默契和革命情感。

二○○四年十一月,一次嚴重的大當機,讓無名小站完全停擺。簡志宇說:「那時候的心情是,終於解脫了。」誰知道,系上卻接到無數的抱怨電話,甚至還有他校老師打電話來,說期末考的考題在上面,手上沒有備份,請無論如何要救回來……。

「這時候,我才了解,原來經營一個網站是有責任的,網友信任我們,把東西擺在這裡,我們不能就這樣不管了。」於是站長群們開始展開無名小站救援行動,六位站長自己湊了五十萬元買硬碟,七天大停機的時光裡,他們不僅努力恢復網站,也開始認真思考無名小站的下一步。

邁向商業化飽受批評
不是生,就是死。既然選擇活下來,選項有三個:一是繼續留在學校,二以基金會的方式存在,三是徹底商業化、開公司。剛開始簡志宇和其他站長群的想法都還是將無名小站留在學校,由學弟一屆屆傳承下去,但是學校資源有限,必須限制使用人數,這是大家所不樂見的。

於是決定和二十萬名使用者說明情形,讓使用者了解狀況,請使用者贊助無名小站。這段時間可說是無名小站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因為找贊助,不免牽涉到商業利益,而無名小站仍在學術網路之內,於是網路上充滿了批評言論,連帶的使交大和資工系的教授都受到了責難。

雖然網友的使用率很高,但無名小站的募款、尋求贊助之路並不順遂,當時無名小站每天淨成長一千名使用者,估計每個月的硬體需求費是五十萬元。募款活動結束後,結算下來不到十萬元(其中還包括兩顆硬碟),對無名小站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自從無名小站見報之後,想要投資無名的人就不少,想要買下無名的企業也有,「但是開價三十萬,會不會太離譜了?」簡志宇激動地說。

「三十萬,我們六個人一人接一個案子就有了,以我們在科學園區的工作行情,少說也有百萬年薪,這(無名小站)是我們辛苦養大的小孩,三十萬怎麼可能?」會開這種價錢,這真是台灣網路創業的困難與悲哀,簡志宇嘆息表示。

陸陸續續接觸到的投資者或購併者,都不能讓簡志宇等人放心地交出無名小站,一直到遇見富貴投資開發公司負責人賈文中。在尋覓合適的投資者過 程中,站長群們已經有點失望和倦怠,和賈文中碰面時,他們很直接地把心中的要求提出來,如主導權和經營權等,沒想到賈文中覺得他們坦白的可愛,都答應了。

在簡志宇看來,賈文中是無名的「天使投資人」(編按:指具有一定資本的個人,對小型原創或初創企業進行一次性前期投資),拿出一千萬元讓無名小站爭取時間,繼續存活下去,同時也教導他們在找到下一個投資者之前,無名小站應該要有穩定的獲利來源,這樣公司才能長久經營下去。

創業初期夥伴同擠加蓋頂樓
確定成立公司的計畫之後,六位站長除了陳軒盷、潘韋丞外,四人一起到台北工作。在熱情網友分租的頂樓加蓋客廳裡,簡志宇、林弘全和邱建熹睡了三個月的睡袋,最後因為房東誤會網友當二房東,他們才找了間小套房入住,也才終於有了床鋪和棉被可睡。

不過,三個大男生睡在一張雙人床的艱苦,卻比不上網路上不斷襲來的尖銳批判,「那真是一個很冷的冬天,」同樣北上卻借住在親戚家的吳緯凱說:「每天我們四人不斷工作,從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只希望無名小站能更好一點。」

由於無名小站移出校園之後,轉放在和信Giga,「Giga的機房位於內湖,我們沒有錢坐計程車,坐公車到最後一站,還要走上至少十五分鐘才能到機房,」回想起二○○五年年初,正式成立公司的前後,也不過才一年半的光景,卻讓吳緯凱和林弘全感嘆不已。

二○○五年三月,正式成立無名小站股份有限公司。同時為了解決「濫用學校機器和學術網路頻寬,最後竟落入私人公司口袋」的爭議,無名小站拿出一千萬元回饋交大,做為技術移轉費用。

幫耐吉打廣告一戰成名
同時六位站長群也逐漸依興趣與專長,各自調整出在公司的角色。開始負責打拚業務的林弘全說:「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自己真是單純得可笑。」

林弘全表示,自己完全不了解台灣網路廣告環境的生態,「那時候我們大概一天撥一百多通電話,」想要找客戶在無名上登廣告,「常有人反應,你們不是叫無名小站嗎,怎麼還說自己有流量、很有名?」林弘全笑中帶淚地說。

很幸運的,二○○五年四月耐吉(Nike)剛好有一筆網路廣告預算,想要下到無名小站,但是卻沒有信心,透過廣告代理商的牽線,林弘全終於能到耐吉簡介無名小站。

沒想到耐吉的「尋找巴西Look的你」活動,卻讓無名小站一舉成名。「無名小站導引到耐吉活動網站的流量,和無名小站找到的年輕美眉和帥哥,都顯示出無名小站的使用者就是廣告客戶最想要的黃金消費者,」林弘全說。

除了廣告營收外,無名目前另一半收入來自使用者付費。二○○五年五月,簡志宇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貼出「無名小站的過去、現在、未來」,揭示無名向使用者收費的計畫。

一如往常,網路上立即議論紛紛,贊成者與撻伐者均有。不論網友唱衰無名也好,還是搬出無名也罷,無名小站還是走向既定的收費政策,「目前收費的比例大概占三%到五%,」無名社群溝通部協理吳緯凱說。

致力客戶服務弭平收費爭議
吳緯凱表示,付費一定要讓網友覺得值得。無名一向以線上討論區回答網友問題,在回答問題前,社群溝通部的同仁會花時間徹底了解用戶,甚至連他的留言版、相簿和網誌都要逛一遍,清楚用戶的困難,然後才做答,「不是機器人回的,user喜歡的是人,」吳緯凱一板一眼地說著。

為了增加社群使用者的黏著性和活絡度,無名也常舉辦活動,像「線上遊戲的一百種死法」,要網友貼出玩遊戲慘遭淘汰的畫面;「網路大樂透」要網友隨便猜六個數字……,簡單、好玩、有趣的活動,都是維持社群、永保高人氣和高流量的作法。

吳緯凱說,這些活動也許不起眼,不能和其他大型Portal的活動相比,但卻直接有效。林弘全更進一步表示,去年部落格很紅,大家都說無名 是台灣最大的BSP(Blog Service Portal),今年大家都在談Web 2.0、使用者產生內容,好像也是在說無名,「人家是乘著Web 2.0的浪頭前進,其實我們根本就是在浪裡面,我們只是跟著網友走。」

今年八月,無名小站參加了「台北電腦應用展」,除了在會場和群眾親身接觸、介紹部落格和相簿功能外,現場還販售無名金卡(使用者付費的套餐之一),即使爭議不停,無名小站的收費制度畢竟還是風風雨雨地走過了一年,「現場有不少人購買,因為打八折啊!」吳緯凱說。

就這樣,「靠著兩條腿走路」,廣告加上使用者付費,無名小站在二○○五年底開始獲利,更喊出二○○六年營收邁向兩億元的計畫。(截至目前為止,業界預估無名營收已至少達一億五千萬元。)

吸引國際創投公司注意
二○○五年三月,無名小站正式登記成為公司時,雅虎買走知名相簿網站Flickr;二○○五年七月,無名小站正在辛苦爭取廣告客戶時,新聞集團買下社交網站MySpace。

正當Flickr和MySpace的創始人選擇出場之際,無名小站的站長群卻選擇繼續苦撐,「兩千萬還沒燒完,已經讓很多人很驚訝了,現在全球流量排名第三十二,(一度晉升至第二十五)連國際的創投公司也看到我們努力的成績了,」簡志宇開心地表示。

若以全球流量看來,無名已經達到了世界級的水準,晉升世界前三十二強,正好可以角逐Web 2.0的世界杯呢!每個故事都有結束的時候,這篇無名小站的故事也該結束了,但一歲半的無名小站,在真實商業世界裡的成長故事,才正要開始呢!

source [數位時代137期]


中餐館,海外華人天然的謀生之道

August 15, 2006

中國餐館一直是海外華人最主要的謀生行業之一,華人背井離鄉,飄洋過海,在異國的土地上開起了一家又一家中餐館。然而,這些形形色色的中餐館,規模不一,檔次也參差不齊,它們是如何在競爭中沈浮掙扎各顯神通的?華人的謀生擅長

福州移民郭啟祿剛到美國的時候,幾乎是身無分文,他寄宿在紐約唐人街的親戚家,經人介紹,第二天就一頭栽進曼哈頓一家中餐外賣店打工。三年之 後,他從店主手上接下了這家餐館。那時他剛好把老婆和孩子從福州辦來美國。他把孩子送去唸書,他和老婆在店裡沒日沒夜的又幹了一年,便把店交給老婆打理, 自己跑去十多個街區外又開了一家中餐館。

他的一兒一女每天放學之後,分別去父母的兩家餐館裡幫忙,暑期更是如此。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後來女兒大學畢業便在曼哈頓一家老美公司當上了 白領,自然不再同中餐館有什麼瓜葛。兒子卻無心讀書,翅膀長硬後獨自去田納西州開了一家外賣店,聽說生意也夠火紅。現在,郭啟祿夫婦仍舊守著各自的餐館, 年複一年,忙碌不停。他們已在唐人街買下了兩棟房子,應該算很有錢了,可是每天打理餐館,日子仍舊過得那麼辛勞。當問到將來有何打算時,郭啟祿感嘆說, 「在美國,除了餐館,我們這輩子還能做什麼呢?」

郭啟祿夫婦的故事,不過是美國現有四萬多家中餐館的縮影。多年來,中餐館一直是許多海外華人賴以生存發展的支柱,同時也是這些中餐館把五彩斑 斕、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推向了世界各地,致使中餐名揚天下,譽滿全球。其實,許許多多外國人對古老的中華民族的認識,對悠久的中華文化的了解往往正是 從中國菜開始的,無論過去、現在或將來,中餐館和中餐業一直是、而且始終是連結中華文化和其他族裔的一條紐帶,一座橋樑。

由熱愛亞洲文化的美國人主辦的亞洲協會,在紐約舉辦了「吃在亞洲」的系列活動。第一場報告會,邀請了幾位中餐名廚討論「無所不在的中國餐」。《紐約時報》不久前也在食評專欄中以大量篇幅評介中餐及中餐館的最新發展。一時間,中餐成為人們熱中的話題。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說中餐在人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一點也不為過。在一家旅遊網站上列出供食客們票選的紐約中餐館就有427家之多。老美對 吃中餐實在是很在行,《紐約時報》出版的「紐約之最」專輯中提到,人們欲外出用餐時不是討論是否吃中餐的問題,而是討論吃川菜還是江浙菜、是吃混合風味餐 還是傳統風味中餐的問題。追逐新開張的餐館成了不少美國人的愛好。

美國人為什麼喜愛中餐,主持亞洲協會「吃在亞洲」系列活動的前《紐約時報》的食評家雪瑞登就說,「中餐有最戲劇化的烹調方式」。人們普遍認為中 餐不僅味道濃厚,也物美價廉,還有可以送餐到府的中餐外賣店所提供的便利。在一些中餐館吃一頓便餐的價錢,比在星巴克喝盃咖啡都便宜。正因為如此,普通人 一個月中都會吃一至兩次中餐。象春捲和炒飯這些最受人們喜愛的菜甚至被製成冷凍食品在超級市場中出售。

然而,絕非中餐館便在美國「獨霸天下」了,近年來蒸蒸日上的日餐館,對中餐館就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對手。除外部有競爭對手外,中餐館本身也有需要 改進的地方,比如「菜式老化」的問題,導演過世界中餐館紀錄片的官卓中認為,中餐的出路在於創新。近年來,隨著多族裔背景移民的增多,混合風味餐 (Fusion)流行起來。這類餐館的名稱都有一個連字元 :中國-墨西哥式、中國-西印度式、中國-委內瑞拉式、中國-牙買加式等。這些餐館的菜式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中餐與其他國家菜式的融合。

另外,還有的老美抱怨中餐不夠地道。例如水煮魚不是泡在油裡而是過油之後堆在蔬菜上,北京烤鴨不是烤而是炸出來的等等。華人吃中餐就是要享受那 種純正的家鄉味道,對他們來說,中餐館是親友相聚,一解鄉愁的地方。因此,一方面中餐不但要追求創新和融合,一方面也要堅持辦出自己的特色。

美國有特色的中餐館

其實,在世界各地,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基本都會有中餐館。美國做為一個海外華人的重要聚集地,當然也有很多中餐館,這些中餐館高、中、低檔都有,也有很多有特色的中餐館:

在紐約市哈德遜河畔,美國東部最大的中國寺院──大乘寺旁邊,有一家福建箐田人丘先生開的中餐館,生意很是紅火。房間色調設計為棕紅色,上百個 座位,可臨時點菜,也可預約,也有自助餐。長條桌上,幾十個保溫汀裡盛著中式飯菜,炒幹粉、炒飯、春捲、糖醋裡脊、炸排骨等,每人5美元,時間長短聽便。 顧客的評價是價廉物美,味道好。這裡最為拿手的是春捲。主廚的朱師傅,經驗豐富,十多年的經歷已摸透了美國人的口味,做得色、香、味、形俱全,一分鐘能包 七八個,不散不漏,大小一樣,許多同行很佩服。

在弗吉尼亞州的阿靈頓,位於華盛頓特區的邊緣,有一家被當地人稱為「北京飯店」的中餐館,在海外,這算是高檔次的中國餐館了。從這裡驅車進華盛頓市區只需20分鐘左右,餐館每天都接到來自華盛頓城內的使館、政府各部門官員們訂餐的電話,週末時更是應接不暇。

飯莊有72張餐桌分布於3個小廳內,一次可容納250人用餐。從廚師、採購到領位、收銀共75位職員,他們多在此做事5年以上。這裡的風味主要 是京味,菜點不過百種,特點是做工精細。自己擁有兩個農場為餐館供應所需的蔬菜,在紐約州的長島,有一家農場專門為餐館餵養近一萬五千隻鴨子,這些鴨子在 大小、重量上都有嚴格的要求。

這裡的價格比其他中餐館高出許多,但烤鴨的銷路很好,每週可賣出近2000只。美國前總統布希每次來這裡必定叫一隻烤鴨,他偏愛的另一道菜是 「幹煸牛肉絲」,而沙特王子班達則喜歡春捲和茅台酒。 標號為「N-17」的餐桌,是總統常用的。飯店有一特製的後門,為總統專用,外表很像一普通的白色活動板房,實則是防彈材料製成,總統座車可直接進入。

如何在美國開中餐館

美國有家雜誌曾經做過一次民意調查,什麼國家的菜最好吃?結果參加投票的人百分之九十都說是中國菜。從大城市到小城鎮,到處可以看到中國餐館,僅在紐約一地就有近六千家之多。 你是否有開餐館的打算,如果是在美國開餐館,開店可是要做好繁瑣的籌備工作的。

房屋使用目的許可、商業執照、消防許可、廢物處理許可、衛生許可、酒類銷售許可、空氣和水源環保許可等等。

首先是租房子。租房子的時候要把房子使用目的寫進合同裡。餐館一般營業到很晚,而且會伴有噪音污染、空氣污染等,所以申請開餐館之前先要得到附近居民的認可。如果反對的人少,就算你幸運,否則就要舉行公開聽證會辯論表決。

租下來的房子如果以前開過餐館還好辦,否則就要內部改建,這種改建工程要申請建築許可,不然就是違法,鄰居一投訴,鐵定吃官司。

比較難的是衛生資格證明,其中包括開業和從業人員的上崗資格,以及餐館內衛生條件和衛生操作標準。資格考試由總部設在芝加哥的美國餐飲協會來操 作,不僅老闆要考,請來的廚師和全職服務生也要考。考試之前,還要參加培訓,培訓和考試費通常在200美元左右。開業之前,當地衛生局會派人實地考察餐館 內的衛生設備和人員的資格證,消防局也會派人實地考察防火設備和防火能力,要達到其標準,很快就可以拿到許可證。

和在中國開餐館區別最大的一點是,在美國開餐館向客人賣酒必須申請賣酒許可證,其中還要根據飲料所含酒精度的不同而分為淡酒許可證和烈酒許可 證。沒有賣酒許可證,餐館不能賣酒,客人也不能在餐館內喝酒,否則都是違法,受罰的都是餐館。經營烈酒的餐館稅賦要比經營淡酒和沒有酒類的餐館高,這是因 為酒類可能導致社會治安問題,而政府要花更多納稅人的錢來處理治安問題。

除了手續方面的困難外,最難的還是聘請大廚。美國中餐館多,好的廚師便成了大家爭搶的對象。唐人街很多老餐館就像郭啟祿那樣的家庭行業,由父傳 子、子傳孫一代代把手藝傳下來的,往往越傳越變味。於是,很多中餐館的老闆喜歡從中國國內請廚師,但這又牽涉到辦簽證和轉身份的問題。有時候,當你費了好 大勁兒、甚至是在花了不少錢的情況下,好不容易找到了廚師,還要擔著隨時被同行挖走的風險。如果你想在中國聘請廚師,簽證是個大問題。

沒辦法,很多中餐館老闆只能採用一些變通辦法,例如使用無合法身份的「黑工」,或聘用一些「半路出家、自學成才」的人硬著頭皮掌大勺。

當你萬事俱備的時候,還有一個小建議值得你去考慮:你可以看有沒有合適的舊餐館可買?本文介紹的郭啟祿,最初正是從買下別人的舊餐館開始起步的。

相對於建一家新的餐館,接手一家舊餐館有其優勢:新建一家餐館直接地增加了一個餐館,市場上又多了一個餐館爭生意。如果買現存餐館,通常可與賣主簽訂不競爭協約,限制賣主在附近範圍另開餐館。這樣一來,市場維持相同的餐館數目,市場競爭不至變得更激烈。

假如您對餐館的未來去向判斷不定,可爭取先簽租餐館合同。租期一年屆滿後,再決定是買或解約,特別對於經驗不足的新手,先租後買的辦法十分有效。

source [美國”彼岸”雜誌] 200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