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1 Second Film

June 24, 2006

The 1 Second Film is a 70mm animated film that's just a second long. Nirvan Mullick is directing this world's shortest movie but anyone can become a producer of the film. Infact, some prominent Hollywood celebrites have already turned up the support the film.

You read it correct, the actual film is only 1 second long – the rest 90 minutes will show the making of this documentary and scrolling credits at the end of the movie.

Technically, there are 24 frames in one-second of film. In this 1-second film, there will be 12 giant paintings created by hundreds of people. Each painting was then filmed twice (on 70mm) to create the 24 frames in one second of film.

The film is already listed in the IMDb Website. If you join as a producer by contributing as low as $1 via Paypal, your name and site link will be added to the IMDb movie database as a producer of this film.

After the film's premiere, the 12 giant frames will be on exhibit and auctioned off to raise money for the Global Fund for Women. The director hopes to raise a Million dollars for the project. The movie will also be released on DVDs.

source post [digital inspiration] 2006.06.24


李安攀「斷背山」登人生高峰

March 8, 2006

李安以「斷背山」再攀人生高峰,他回憶「上山」前,面臨困頓瓶頸,曾問爸爸:「入山唯恐不深?」爸爸用顫抖的手寫了:「入山何必太深。」李安豁然開朗,柳暗花明。

從小到大,父親像座山,給李安依靠的安全感,也給他無名的壓迫感。當校長的李爸爸,來台後聽到老家遭迫害破敗,難過得曾想出家,李安的祖父捎來口信,要李爸爸在台灣「另起爐灶」,打消李爸爸入空門的念頭,可想而知對長子李安的期望之高。

大學聯考 兩次落榜

李 安從小個性細膩敏感,想像力豐富,李爸爸曾半開玩笑說:「李安連畫畫都不喜歡畫人,喜歡畫鬼,他說沒人見過鬼,可以自由發揮。」李安考運不佳,聯考兩次落 榜,李安最難過是傷了父親的心,李爸爸後來也坦言:「李安兩次沒考上大學,覺得很對不起我,讓我這個做校長的受了很多委屈。」

後 來李安考上國立藝專,是他認為人生的分水嶺,因為從小愛電影,有表演欲,李安在藝專如魚得水,但來自老爸的壓力仍如影隨形。李爸爸始終反對李安搞電影,希 望李安畢業就去教書,但李安志不在此,李爸爸尊重李安決定,送他出國留學,還買了超八厘米攝影機給李安,讓他拍短片,申請進入紐約大學唸碩士。

失業六年 老婆養他

李 安在紐約大學執導「分界線」,獲得紐約大學學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美國某大經紀公司和他簽約,卻沒有替他爭取好的機會,讓李安畢業即失業,在家 「蹲」了六年。這六年,很多人都說是李安成功前的潛伏期,說他「大器晚成」,李安卻調侃自己說:「只有『大器免成』,大器不會晚成,像我這麼晚開張的例 子,真的不多。」

李安六年沒工作,太太林惠嘉挑起家中經濟重擔,夫妻倆都不願意開口找人幫忙,李安回憶當年最辛苦時,曾挪用太太當助教的八千多美元的獎學金,個性堅強的李太太說:「錢是身外之物,對我來說,有兩百塊能過日子,有兩百萬還是一樣過日子。」

不 過李太太坦承,曾經情緒面臨崩潰邊緣,剛好媽媽打電話來紐約,她失控哭說要離婚,媽媽在電話那頭勸了她好久。後來李太太靜下來想,李安只是沒工作,他又沒 做錯事或做不好的事,只是沒賺錢回家,那又怎樣呢?一家人有飯吃、有衣服穿、沒到街頭流浪,怎麼能因為李安沒工作就對他不好?從那以後,她不再抱怨。

李 安失業時,老爸擔心卻愛莫能助,李爸爸曾回憶說:「李安六年失業,看他受委屈,我為他流了很多眼淚,只能為他默默祈禱。」李安回台灣拍「推手」,沒賺錢, 拍「喜宴」才賺到生平第一份薪水,拍「理性與感性」,賺的錢還繳了十八萬美元的稅,那時候李安才覺得能真正面對父親說:「我有工作了。」

看完臥片 「我兒勝利」

李安一直覺得父親不滿意自己拍電影,其實不然。李爸爸曾說,最喜歡李安的電影就是他第一部「推手」,後來的「臥虎藏龍」,讓他不得不舉起雙手來說「兒子勝利了」。

李 安回台灣宣傳「綠巨人浩克」,當時李爸爸健康情況已不是很好,李安帶了小兒子同行,讓李爸爸很開心。李安卻萌生強烈的倦怠感,問老爸從影壇退休改行教書好 不好。李爸爸沒多說,要李安「戴著鋼盔往前衝」,李安再問老爸,如果繼續拍片,「入山唯恐不深」,李爸爸以筆談回李安: 「入山何必太深」,一句話,讓李安放下人生的包袱,快意上路。

「斷背山」已非李安的「父親三部曲」,但其中蘊含著父親的精神、父親的期許、及父親對李安往後人生的指引,所以李安在「斷背山」影片最後,特別打上字幕向過世的父親致意,有子若李安,李爸爸應該很欣慰。

source post [聯合報]


李安奪金人 成就超過黑澤明

March 8, 2006

湯姆‧漢克斯為“最佳導演”得主李安頒獎

據台灣媒體報道,李安昨天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導演,各外國媒體紛紛報導,美聯社與英國BBC都說李安的成就已超越日本電影大師 黑澤明,CNN則專題報到“從台南到美國的李安傳奇”,而今日美國報則指出,李安雖不是美國人,但仍是美國之光。

黑澤明生前曾榮得過兩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以《亂》入圍過一次最佳導演,但並未得獎,曾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他,被視為亞洲電影代表人物。

不過在昨天李安以《斷背山》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後,美聯社與英國BBC都盛贊李安的成就已超越黑澤明。美聯社表示,這位在歐美得獎無數的中國導演,無論題材是東方,西方;古裝,時裝;文藝,動作;武俠,牛仔;無一不精,實在讓人驚嘆。

而美國某些媒體也開始批評美國影藝學院,他們指出,昨天奧斯卡的得獎結果幾乎與金球獎相符,唯一的差別就是前衛多元的好萊塢籍記協把金球獎最佳影片給 《斷背山》,而保守的美國影藝學院則捧出《衝擊效應》,“這正是兩者間最大的差異,美國影藝學院欠缺膽量把最佳影片頒給一部同志電影。”

洛杉磯時報說,《斷背山》為李安奪得最佳導演獎,使他成為第一位獲頒影壇最高榮譽的非白人導演。《衝擊效應》半路殺出搶走《斷背山》的最佳影片獎,爆冷門程度不下七年前《莎翁情史》擊敗《搶救雷恩大兵》的震撼。

source post [中新網] 2006.03.07